返回第一百六十二章:李嗣业之刀(1 / 2)一只藏羚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午夜。

秦远所住府邸外。

几名身披黑衣,鬼鬼祟祟的青年,轻轻敲响朱红大门。

片刻后。

门后传来一阵沉稳脚步声,伴随而至的还有盔甲哗哗碰撞声。

“吱呀”

大门洞开,露出张牧身形。

他身披黑甲,面带杀气,左手紧握剑柄,语气低沉。

“你们是谁?这么晚来这里做什么!难道不知道长安城的宵禁规矩?”

“在下神通大将李嗣业之孙,李念安。”

为首的浓眉青年双手抱拳,躬身微拜。

“来此求见安西大都护府秦大都护。”

“李嗣业将军之孙?!”

张牧脸色一变,眼中有几分惊色。

今晚之前,他还不知道这三个字的份量。

可看过那份卷宗后,李嗣业的名字已经被其深深记住。

生时率领安西军大杀四方,平定中原。

死时还将一身精血凝聚为丹,为安西将士们留好后路。

如此人物,让他十分钦佩。

“请随我来,大都护正在厅内等候。”

张牧右手虚引,将几人领入府内。

厅中。

秦远端坐主位,双目紧闭,体内真气隆隆运转,周身隐有风雷之声。

“呼…”

感应到有人靠近,他长吐一口气,睁开双目。

几息后。

张牧领着几位青年,大踏步走进厅内。

躬身抱拳,沉声禀报。

“大都护!安西后人已带到!”

“神通将军李嗣业之孙,李念安携安西军后人,拜见秦大都护!”

李念安率先开口。

“哦!李将军之后!”

秦远面容微惊,不由坐直身体,上下打量了他一番。

约莫二十一二岁,入武巅峰,随时可能踏入真武的实力。

这番武力,在他这个年纪,已经属于天赋超群了。

毕竟像秦远这样的妖孽,翻遍前朝历史,也没有出现过几个。

理论上,能在二十五岁前破入真武的,都可以算在天才之列。

“几位请坐!”

秦远右手虚指厅堂两侧的红木坐椅,笑容满面。

这也算是另一种的他乡遇故知了。

“谢大都护。”

青年们踌躇片刻,分左右落座。

这位大都护的反应,与他们预想完全不同。

似乎对他们的出现早有预料。

秦远也没跟这些人玩猜谜,而是直接将自己知道的事情告知。

“大唐安西军这几十年发生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

青年们闻言微惊,互望一眼。

这番话是他们绝对没想到的。

安西与大唐隔绝交通数十年,信件难通。

而这位大都护入唐不过一天,怎么什么都知晓了。

呆愣几息后,李念安从怀中取出一封染血的信件,起身递给秦远。

“大都护,往事您既已知晓,那我们就不再多提,这是我们方才截获的鸿胪寺卿,杨温送给朝中大臣的信件,请大都护一观。”

“杨温吗?几位有心了。”

秦远表情诧异,伸手接过。

抽出信纸,品读几番后,对杨温的打算已经了然于心。

无非就是那套官场游戏。

若是秦远打算在朝中久待,可能还要仔细考虑一番如何应对。

但是现在…

这些对他就是个笑话。

除了国运,他对大唐朝廷毫无所求。

而国运之事,很明显是那两位宦官操控,这帮文官们根本难以影响。

所以,秦远对他们的套路根本毫无畏惧。

但对这种上赶着找死的人,要是什么都不做,也显得太过畏缩了。

他双眼微眯,暗自思量片刻,心中已经有了应对之法。

套路吗?

可惜,秦远最擅长的,就是不按套路出牌。

“杨温意图我明白了,我有一件事想交给几位兄弟,不知道你们可愿帮忙。”

“大都护但请吩咐!”

李念安勐然抬头,双目灼灼紧盯秦远,眼神中满是兴奋。

心中明白,这是要反击了!

“你们明日清晨在长安城中散播流言,就说鸿胪寺卿杨温,勾结吐蕃王子,意图谋害安西大都护秦远,至于原因…”

“就说杨温早已被吐蕃人收买,与其祖父杨炎都是喜欢陷害忠良,贪生怕死之辈,另外将其当初构害安西军的事情大加传播,我要让他彻底臭名远扬!”

秦远眼中精光爆射,语气铿锵。

“还有,我听说茶馆中有不少说书之人,你们今夜就去找他们,将当初安西军所遭不公尽数告知,给他们些银两,让他们依此为准,连夜编些故事出来,明天说书就讲这些!”

说吧,秦远对尼玛昂了昂头。

尼玛立刻会意,取出一袋沉甸甸的黄金,交给李念安。

“大都护,您说的事情我们这就安排,不过这黄金就不必了,李某虽说不是大富之家,但这点钱还是拿的出来的。”

李念安举手推辞。

“更何况,这本就是我们应该做的事!”

“无妨,这些钱你们尽管收着,后面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身为安西大都护,为枉死的将士们讨一个公道,是应为之事。”

一番话说的李念安和几位青年都热血沸腾。

从出生开始,他们就对安西军的一切耳闻目染。

对那段冤屈往事更是耳熟能详。

这口气,从他们祖父一代,一直憋屈到今天。

如今,终于到了还回去的时候!

“我等谢过大都护!往后大都护但有差遣,尽管吩咐!上刀山下火海,我等绝不推辞!”

李念安不再推辞,接过钱袋,带着几名青年匆匆告辞。

他们已经迫不及待。

待其离开后,秦远缓缓踱步到门口,仰望空中浑如银盘的宝月。

四十九年前,同一片天空下,宰相杨炎在这长安城中,制订了针对安西军的阴谋。

四十九年后,他的孙子又卷土重来。

可惜,他这次面对的对手,可不是在朝中无依无靠的安西军。

“杨温啊杨温,你最好能多纠集一些人,若是太少,可就没意思了。”

秦远遥望明月,嘴角露出一抹笑容。

“远哥,我们这样做有用吗?”

张牧挠了挠头,疑惑开口。

“那些百姓和说书的人,也就过过嘴瘾,能对那些官员造成什么影响?”

“哦?”

秦远双眼含笑,侧头盯着张牧,打趣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