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猜那些外国人,不如猜猜今年谁能得比武第一。”另一人插口道。
“说得对,我猜,今年的比武冠军还是去年冠军秦忠强。”
“那不一定,今年比武地点放在我们厂,用的是我们的机器,论对机器的熟悉程度,没有人比王师傅和杨师傅熟悉了。”
“说得有道理,我猜会是我们厂的王师傅得冠军。”
“为什么不是杨升民?”
“杨升民不行了,风头差点被他的徒弟叶胜盖过了。”
“怎么说?”
“小道消息,我也是听别人说的:有一次叶胜在练习操控空气锤的时候,好几个人发现,他能使底座砧架和空气锤之间的距离,小于两厘米,而且不止一次。”
“真的假的,就连王杨两位师傅,也是不能保证能进三厘米大关,有时发挥不好都进不了;两厘米大关,他们也只是偶尔进那么几次。叶胜一个学徒工,他能有哪么好成绩?”
“那些人当时只是目测,没有去量,所以这事不一定作数。”
“原来如此,我说呢,哪有这么厉害的人。”
“你们谈的叶胜就坐在前面,人后不论人非,你们小声点……”
……
就在大家交头接耳当中,比武开始了。
大家把目光都集中在选手身上,议论声少了很多。
……
比武的结果在意料之中,根本没有黑马出现。
去年的冠军秦忠强依旧是冠军,亚军王长荣依旧是亚军。
杨升民是第一次参赛,也没创造奇迹,得了个第四名。
比完颁完奖,就在大家以为要结束的时候,主持人忽然说道:“今天现场观看比武的,除了诸位领导和工人师傅外,还有来自远方的客人……”
说着,主持人朝外宾席上一指:“他们就是——来自珐兰西的的工人代表团!大家鼓掌欢迎!”
“他们当中,也有锻造技能大师,这是一个多么难得的与国外同行交流切磋,互相提高的机会!”
“经友好协商,双方决定举行一场竞技表演,以展现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主持人说完,带头鼓起掌来。
在震耳的掌声中,外宾席上走出一个戴着墨镜的高大中年人来。
守候在一旁的翻译赶紧上去,两人会合后,一起走向当中的比武场地。
与主持人握手后,中年外宾来在空气锤前,先察看了一下空气锤,然后跟翻译说了几句,就上机器操作起来。
只见翻译清了清嗓子,说道:“珐国工人朋友说,他要先熟悉一下机器,叫大家耐心等一下。”
操作一会儿后,中年外宾从机器上下来,对翻译说了几句话。
“珐国工人朋友已经准备好了,不过需要一点儿道具。”
翻译说着,走到刚才比武的裁判桌前:“珐国工人朋友要一张白纸和胶水,你们这有吗?”
“白纸有,胶水没有只有浆糊,行吗?”
翻译看了场上的中年外宾一眼:“应该行,先拿上去吧。”
裁判站了起来,端着一大碗浆糊和白纸走过去。
翻译先行一步,跟中年外宾轻声解释了几句。
中年外宾看了看浆糊,勉强点了点头,然后又对翻译说了一堆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