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被虎豹营将士们抛向空中的曹源,站在一旁的曹纯此时的心中是百感交集。
曹家再添一员虎将,而且是能文能武的那种,无论是作为集团元老还是曹家族人,自然是欣喜异常,甚至还有点儿“不愧是我曹家人”的小自豪。
当然,看着曹源如此年轻,又有如此的骑射之术,心中也不免产生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落幕之感,尽管曹纯如今正是当打之年!
最后便是,一丝丝的无奈。毕竟让曹源知难而退是曹家老板反复叮嘱的大事儿,可如今的情形下,自己应该是怎样也逼不退曹源了!曹大老板,应该,不会生气吧!
“兄长啊!不是弟弟我不用命,实在是敌人太强大了啊!”曹纯在心中暗暗呐喊道。
追星般的浪潮终于退去,曹源也重新走到了曹纯的面前。
“将军!这第二关算是过了吧?第三关是考什么?末将已经等不及了!”曹源嬉皮笑脸地对着曹纯说道。
“考个屁还考!老子的先登百将都被你打趴下了!”曹纯显然看出来眼前的曹源正得了便宜还卖乖,随即没好气地说道:“收拾一下,随某回府。”
曹源闻言,一脸的笑意瞬间收紧,身子不自觉地向后一退,显然曹源并不想回去曹府,毕竟以曹大老板的性子,即便是自己通过了考核,却指不定他还会想出怎样的招数将自己强留下。
但曹源略略沉吟一番之后,还是双手抱拳低头应诺,毕竟有些事情还是需要跟曹老板说清楚才好。
曹纯看着眼前的侄儿的小动作,哪里不知道其中心思,随即笑着说道:“放心吧!兄长一言九鼎,说放汝便一定会放汝。不过兄长也是,明明是块大将的材料,偏偏要汝去当劳什子文吏!”
闻听曹纯叔父的安慰与抱怨之语,曹源是既不敢应诺更不敢赞同,只得装傻充愣地笑着。
因为,曹纯无意的一句话,却是曹源困惑已久,昨夜从酒宴归来思索良久才得出答案。而得出结果的曹源更是汗流浃背。
没错,就是为何曹大老板执意要自己从文?
曹大老板真的是怕兵凶战危才不让自己从军的吗?曹仁、曹洪、曹纯这些人,哪个不是在刀山血海中滚着?甚至是曹家嫡长孙——曹昂也在军中任职!
若是怕兵凶战危,难道就不怕曹家的这些人有所折损吗?又或者说,难道自己与这些人想比,与曹老板的关系更近一些吗?
显然不是!
那么是因为自己的才能得到曹老板的认可,曹老板惜才所致?
显然也不是!曹公手下,如今之谋士,荀彧、郭嘉、程昱,哪个不是可以秒杀自己的存在?就自己在保护太爷之事上显露的小聪明,跟这几位大佬相比,连提鞋都不配!
那么,在自己表现出强烈的从军的欲望后,曹大老板还是不遗余力地将自己往文吏的方向上推,甚至不惜在大宴之上,当着群臣的面,趁着封赏的融洽气氛,将对于自己的安排脱口而出,颇有种造成既定事实的做法,实在是令人生疑。
当然,对于其他人,这可以解释为曹老板对于父亲的孝道,应该是曹家太爷出面进行了一番讨官。
但,曹源知道在自己三个月的苦功之后,太爷也已经看到了自己的决心,自然不会再与曹老板去说起为自己讨要官职,尤其是文官之事。
尤其是大宴上,自己当场拒绝为文吏之后,曹老板突然的怒不可遏,似乎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此事并非表面上叙功那么简单,而是曹大老板的一步非常重要的棋。
也正是曹老板这突如其来的愤怒,才提醒了曹源去深入地思考这步棋。
昨夜收拾好行囊躺在床上的曹源细细思索着宴席的每一个细节,又联想着自己对三国的记忆,试图从曹大老板的愤怒中找寻曹老板的布局与想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熟读《三国志》的曹源,终于也在其中发现了蛛丝马迹!
《魏书-荀彧传》中有这么一段话: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密以谘彧。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说得是朝廷中有人劝曹老板晋爵魏国公,明眼人都明白,这是在为代汉做准备呢!而自家老板当了皇帝,自己作为臣子不也是鸡犬升天了吗。而作为朝中重臣的荀彧,混个世袭罔替的爵位那还不是轻而易举?
按理说,荀彧不该拒绝,于国、于家、于己都不应该拒绝。
有人说这是因为荀彧是汉之忠臣,故此反对曹操称公!可他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倡导者啊,你几时见过这样的忠臣啊?
本应该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大好事,为何会遭到以荀彧为首的颍川派系的强烈反对呢?
很简单,事情,坏,就坏在了魏国公的“魏”字上。
魏者,魏郡也,冀州之属,其郡治为邺城,亦是河北冀州之州治也!
称魏公,治邺城,也就是要将国家的中心搬到河北冀州,这对于河南颍川派系的打击那将是毁灭性的。也因为如此,即便曹老板终究是称了魏公,乃至魏王,却也遭到了已经占据大半个朝堂的颍川派系的“非暴力不合作”的反噬。
而这些反噬,集中体现在了魏国对外战事之中。
不知大家注意没有,自从赤壁之战后,曹魏势力虽然依然雄踞北方,按理来说应是三国中实力最为强劲的一方,可偏偏在之后的几十年的岁月里,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地步。
即便说赤壁之战伤了元气,三五年没有动静儿,倒也还能勉强说得过去。可是九年之后的建安二十二年的汉中之战,曹魏却依然不敌蜀汉,甚至还失了大将夏侯渊,就很离奇了。
更离奇的事情还出现在建安二十年的合肥城下,“张八百破孙十万”的场景,固然是说明了张辽的威武与孙某的无能,可这也更说明了魏国内部已经出现了极其严重的分歧与矛盾。
须知合肥乃扼制江东北上的咽喉,如此重地,怎能只有几千兵马驻守?即便平时只有几千兵马,孙权十万大军来犯,怎么可能不调援军?
什么援军在路上?若非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张辽会带着八百骑兵冒着十死无生的危险去破敌(突围)?别闹了,但凡张辽手上还有一点点办法,都不会行此险招。
至于出现如此情形的原因,却也很简单——曹氏一族,武将虽多,却无一文臣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