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只道:“伯符且依计行事,莫轻举妄动。”
孙策拍着胸脯道:“我明白,大业为重,公瑾你就放心吧!”
……
且说于麋这边,他受刘基之命,携解烦卫右部左曲的五百剑盾材官到龙舒县。
之后亲自领着二百人沿大山小心探索,果不其然,在靠近潜县的山道上发现了孙策军修筑的临时堰堡!
堰堡尝尝是军队在山间修筑的要塞,简单的就是用石头木料搭建一道矮墙,再在墙后搭建一个平台就成。复杂的可以用木料、石块筑成完整的堡垒。
连绵的堰堡再配合城关和狭窄的山道,构建起一整套的防御工事,此所谓一夫当光,万夫莫开也!
这里山道狭窄,并排只能通过五六人。所以于麋先派一个屯(五十人)上去试探。
这个屯的屯长领人举着盾猫着腰,小心翼翼地靠近堰堡。
走到还有五十步时,堰堡里的人张弓搭箭,一小片箭雨落在解烦卫头顶!
还好众人都举着盾牌,穿戴着盔甲,并无一人受伤。
然后他们继续顶着孙策军的弓箭推进,很快就到达堰堡的矮墙下。堰堡上的守军用长戟、木棍在矮墙上攻击他们,解烦卫们手里拿的是3—4尺的环首刀,根本够不着上面的守军,只能举着盾牌防御。
攻打堰堡的屯长见状,灵机一动,对士兵们吩咐:“四队五队,准备投矛!”
解烦卫右部是刘基按照西方罗马军团的样式打造的,每个士兵除了短剑和盾牌,还装备两根投矛。
但其实这种配装军队的方式大汉也有,西凉马氏麾下的羌人义从也常随身携带投矛。
马超助曹操攻打袁绍时能够大破袁军,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冀州兵不熟悉羌兵的战法。
(另外马氏是正儿八经的汉人世家,某新三国里马超披发左衽的胡人形象真的辣眼睛!)
说回投矛,这东西真的是既好用又便宜,制作简单,杀伤也可观,很适合冶铁技术落后的蛮夷部落。
攻打堰堡的解烦卫后排,有二十人取下背后的投矛,握在手里。
屯长一声令下:“投矛!”
二十名解烦卫对准堰堡墙头掷出短矛!
墙头守军见到投矛飞来,反应快的马上卧倒在地。反应慢的就倒霉了,直接被投矛贯穿躯体,眼看是活不成了。
但其实这一轮投矛并没有杀死多少守军,只有两个倒霉蛋被射中。
因为投矛的精准度低下,要完美的击中目标非常难。
而且投矛的二十名解烦卫顾忌前方的友军,所以瞄得比较高,大部分投矛都射鸟去了。
不过屯长让士兵投矛的目的不是杀伤守军,而是为前排的将士争取爬上堰堡的机会!
最前排的五名解烦卫立刻放下盾牌,开始爬墙!身后的袍泽也用力推他们的脚和屁股,众人齐心协力,立刻有三人爬上墙头。
放眼望去,堰堡后竟然同样有数十人!!!
狭路相逢勇者胜!
爬上堰堡的三人鼓起勇气,跳入堰堡,其中一人更是不要命的直接用身体扑向堰堡里的守军,瞬间砸倒一片,但他也马上被一拥而上的守军用环首刀刺杀。
另外两人挥舞环首刀,不要命的冲杀,身上的铁甲为他们当下无数袭来的长戟和剑刃。
然而敌兵势重,他二人也很快倒下,血流不止……
但就在他们倒下的同时,源源不断的有解烦卫爬上墙头,然后不要命的冲向敌军。
原来于麋在看到己方士卒爬上堰堡后,直接下令全军押上,剩下一百五十人也加入战斗。
守卫堰堡的孙策军很多都是新入军的流民和游侠儿,并不是孙策麾下最精锐的孙坚旧部。
他们被解烦卫悍不畏死的表现所惊骇,丢下十多具尸体后全部逃走了。
于麋没有追击,他的任务是确保大别山的各处山道无碍,还需要去其他地方侦查。
他留下一屯士兵,带兵折返。
第二天,刘基和孙策都收到了己方部队送来的报表。
刘基在得知孙策确实派人进入大别山后,惊出一身冷汗!如果让孙策再占了龙舒,自己恐怕要损失惨重!
他随后提醒于麋注意抚恤将士,然后在众臣面前表扬高岱。
而孙策这边在得知自己在大别山的三百偏师被发现后,暗叹一声可惜!
周瑜正色道:“看来如我所料,这个刘基确实不凡。伯符,咱们还是专心攻打汝南吧!”
孙策无奈道:“只能如此,公瑾,我心有不甘啊!”
周瑜安抚他说:“诶,我知道。但是现在形势所迫,我们应该顺天而行。况且袁术同样与你有深仇大恨,攻汝南也是为了雪耻!”
孙策点头:“我今日就领兵渡过淮水!公瑾可愿与我同行?”
周瑜哈哈一笑:“固所愿,吾往矣!”
孙策豪迈地大笑:“好!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