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确实,跟着曹操危险系数太大了,而且曹操也不会这么交心,说不定找个由头就把你砍了。”
“有点可怜起曹操了,现在这阶段,他算是彻底没形象了。”
“我似乎看到了历史在朝着不同的方向远去。”
“还早呢,现在易泽给出的建议,改变不了太多东西,对于大势的改变,微不足道啊。”
“历史哪有这么容易改变,不过要是刘备一统天下,那确实有点意思。”
“继续看吧,说不定呢?”
画面之中,几人愤愤不平,纷纷出言怒斥。
毕竟之前听说的,一直都是曹操的壮举。
孤身刺杀董卓,这是多么大的勇气。
满朝文武之中,谁能够有这样的气魄?
毕竟董卓出身西凉,一身武力不容小觑。
而董卓身边更是有吕布护卫!
这样的情形下,曹操还敢前去行刺,这不妥妥的是大汉忠臣。
这样的人不去夸赞,还有谁值得夸赞?
因此,天下人对曹操的印象,就是刺董的汉臣,天下人的榜样。
而如今,易泽一番话下来,刘关张三人纷纷变了颜色。
态度也随之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这样的滥杀无辜之人,实在不配称之为榜样。
这便是私德有亏!
放在三国时期,这情形是很致命的。
也无外乎陈宫要出走。
刘备怒斥几句,转而抱拳道:“未曾想到曹操竟是如此小人,我兄弟三人方才言辞激烈,让先生见笑了。”
“无妨,三位都是豪杰英雄,有此反应,实属正常。”
易泽摆摆手,他此刻倒是有些期待曹操面对此事时的表情了。
毕竟,吕伯奢的确没有什么过错。
杀了四子五子以及一众宾客并非错误,曹操大可直接离开。
但是他却选择等待吕伯奢回家之后,再行杀戮之事。
管窥蠡测,从中也能看出曹操本身性格。
“请问先生,刚才所说这陈宫,现在何处?”
刘备问起了这个,现场的观众也纷纷竖起了耳朵。
“对啊,陈宫现在在哪?”
“看电视剧的时候只知道陈宫离开了曹操,具体去了哪里就不得而知了。”
“后面出场的时候,陈宫已经变成了吕布的谋士。”
“话说不会易泽也不知道吧,这样天南海北的,去哪里找?”
“易泽要是不知道,岂不是坏了自己的名头?”
“打假现场,哈哈。”
“陈宫配刘备,总感觉怪怪的。”
“正常,一直以来的印象都是陈宫配吕布,现在看起来,确实有些奇怪,其实习惯了也是一样的。”
“就好比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一般,换过来人中赤兔,马中吕布,诶,还别说,相当的顺口。”
“都是一个习惯的问题,而且我也很好奇,当刘备真的得到陈宫之后,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这就是历史的趣味性了,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换个场景,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面对着刘备的问询,易泽不慌不忙。
陈宫在哪里?
他当然是知道的。
毕竟要来这个时代,自然要多做些准备。
“陈宫自从离了曹操之后,便去了陶谦麾下,做了一名东郡从事,对他这样的谋士而言,如此为之定然是不可能满足的,只不过而今能被他看上的不多,玄德公当需努力才是。”
刘备听出了易泽的话外之音,也是苦恼,当下也不犹豫,直接请教道:“敢问先生,能否指教一二?”
他也算明了了,虽然易泽已经拒绝了他的拉拢,但是现如今既然是同坐在营帐之中,说点计策谋划,也并无妨碍。
而那陈宫,自然也是上了刘备的心思。
他此时正是急缺谋士之时,若是能够得到一人,想来必定大有好处。
而听易泽所言,陈宫本人应当是有不少傲气的。
自己等人若是这般上去,恐怕会被当做是疯子了。
因此,还需要积攒一些名声。
只不过名声哪有这么好得来?
总不能效仿曹操,再去刺杀一番董卓吧?
刘备心中如此想着。
而易泽,也不含糊其词,当下便明确的指出:“玄德公想要名声,此次讨董之事,不就是最好的机会吗?”
“讨董!”
刘备眉头一皱,之事苦笑道:“而今联盟之中,鱼龙混杂,十八路诸侯各怀鬼胎,恐怕不能成事啊。”
这一点,不仅仅是刘备,连曹操也是这样觉得。
人心不齐,各怀鬼胎,莫说讨董,能不能过了吕布那一关还是两说,
更何况即便过了吕布那一关,面对董卓麾下的西凉军,人心不齐的盟军能不能占据上风,都是个问题。
毕竟连杀个华雄,十八路诸侯都是你争我斗,偷懒耍滑,唯恐自家有所损伤。
更别提面对董卓了!
“玄德公所言不差,十八路诸侯心怀鬼胎,人心不齐,这不恰恰就是你的机会吗?”
“此言何讲?”
刘备虚心请教,倒不是说他的智慧转不过弯来,而是在于他即便懂了,那也得装作是不懂。
观众们已经完全理解了,因此在面对刘备的提问时,毫不留情的嘲讽。
“刘备你又犯傻了,人心齐了还要你干嘛?直接平推了董卓不就行了?”
“刘备快醒醒,人心不齐你们才能立功啊,然后才能扬名啊,不然哪里来的功劳给你们?”
“我明白《三国演义》为什么在三英战吕布之后,没有写陈宫投诚刘备了!”
“为什么?”
“因为正史不让!”
“也是啊,毕竟正史上华雄也不是关羽砍的。”
“难怪,我就说吕布这么大名声,能够战胜吕布,那名头大了去了,怎么会无人来投。原来是受到了正史的牵制,没办法。”
“这才是正解,不然凭借着刘备这样的战绩,再加上他的皇室贵胄身份,别的不说,来投的人绝对不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