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按指示,将原本的火铳的火绳换成燧石点火,只需扣动扳机,燧石便能点火,这大大提升了火铳的设计速度。”
“且枪身之,加装十字准星,此火铳如今的精准度,绝非老式火铳可比。”
“枪弹一样做成尖锐的锥状,且采取弹夹从枪身末端装弹,一次性可连发三枚子弹。”
“枪管之,套装铳剑,如此一来,即便是被敌人近身,这火铳也可做近身肉搏之用,其威力,丝毫不逊色于刀剑!”
“妙!妙啊!”
刘策不住地赞叹道。
“有此等火器,我大明,足可横行天下!建奴,大限将至矣!”
“不过......”
工部侍郎似乎有苦衷。
“不过什么?”
“回大人,这枪炮能有此威力,一是构造精妙,二是因为运用了大量的金铁矿材,因此,若要大批量生产,对铜铁原料的需求极大!”
“卑职今儿一早请户部的王大人来初步测算了一下,若是要大规模生产,我大明现在的矿产量,根本无法满足生产需求啊!”
刘策听闻此言,眉头微微一皱,说:
“这个情况,我也预想到了,孙立,你继续监督新式火器的生产,本官这就回去写奏折,明日早朝当面禀明圣。”
.......
入夜,紫禁城,乾清宫。
虽说现在已是亥时,但大殿之内,依旧灯火通明。
朱由检面色阴沉地看着龙案的奏折,内阁首辅韩旷,锦衣卫指挥使卢剑星,南北镇抚司镇抚使沈炼,靳一川,都立于殿内。
“陛下,情况就是如此。”
“青龙会?尊字令?”
少年天子拿起案的一块锦绣,端详着面画的一块方正的令牌。
“启禀陛下,臣也一度以为,这青龙会和尊字令的故事,只是民间的无稽之谈,但......在听闻沧州肃宁镇一案后,臣连夜查阅鸾凤台密卷,确实发现了与之有关的记载。”
“虽然关于青龙会与尊字令,即便是密卷之中也所载不多,但至少可以证明,其确实存在过。”
内阁首辅韩旷说道。
“据密卷所载,青龙会的起源早已不可考,其第一次大规模的现世,是在隋朝末年。”
“时隋炀帝暴虐,民不聊生,直至隋大业十四年,一枚镶有一‘尊’字和四爪青鳞蟒的黄金令牌出现在江湖之中,一个月后,隋朝各地,民变四起,瓦岗,窦建德,李渊,皆争相起兵造反,直至隋朝灭亡。”
“据坊间传言,早在李渊,窦建德等反叛势力起兵以前,这些人就隶属于一个神秘的江湖组织,密卷并没有这个组织的具体名称,民间一般称其为青龙会。”
“青龙会涵盖势力之广,根基之深,远超想象,不过关于青龙会的具体组织架构,密卷里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只知其由众多大大小小的派系组成,每个派系的首领被其党羽唤作‘龙首’。”
“隋朝末年,如窦建德,李渊,杜伏威等人,都是青龙会的龙首之一。”
“隋朝灭亡后,这些个龙首开始互相攻伐,后来天下一统,秦王李世民扫平中原,消灭了其他的龙首势力,将尊字令秘藏于宫内,由此,青龙会才销声匿迹。”
清明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3日到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