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悲痛,痛到极点,就不再有痛楚了。
梅婶收到信的时候,没有特别的欣喜,也没有特别的激动,她只是静静地把钱收好,把信个递给小女儿念给大家听。
“阿妈,我一切都好,这个地方特别特别的热闹,有钱人真多,他们每天都可以吃肉,晚上都是开着电灯,有红色,有白色的,还有黄色的....”
梅婶低着头,熟练地编织着箩筐,几个孩子认真地听着,都被大哥信里写的新世界吸引着,睁大眼睛地听着。
“这里的钱很好赚,比石场好多了,这里的人们住的房子特别好看,他们住的房子,是用一种特别硬的砖头建的,不是泥砖,有红色的,有青色的,特别好看,瓦片都比我们家里的好,还有不用盖瓦片的小洋房,他们叫钢筋混凝土,等我赚够了钱,回家也建一间。”
“那种小洋房一定特别好!”
“要是我们家有一间,那一定是全村最好的房子。”
几个孩子开始讨论。
梅婶开始烧火,烤烧竹篾,准备给箩筐做收尾工作。
读了信的那天晚上,小芳就跟自己的玩伴喜妹分享了大哥的来信,然后喜妹在自己家里聊天的时候说了这件事,而喜妹的哥哥跟李大和是同学。
在那个点着煤油灯,住着泥砖房的村里,一封带着彩色灯火小洋房的信,很快就在孩子堆里传开了。
李大和本来就不太喜欢读书,只是李山硬是要求,家里的男娃一定要多读一点书。上课打瞌睡的李大和在梦里就在嘀咕着有什么样的办法,可以让自己赚很多钱,不用干农活,也不用这么辛苦地上课学习。
当他听到小洋房信的消息的时候,犹如一语惊醒梦中人,立即卷着铺盖,招呼也不打一声,直接翻墙离开了学校。
但是,李大和对于父亲的严肃还是很在意的,他还是回到了家,征求李山的同意。
李山眼睛也不眨一下,就同意了。
他有一句至理名言,好儿不用教。就像李大树坚持复读一样,他们都可以自由的走好自己的路。
巧珍听说去滨城要坐好几天的船,就给李大和准备了一袋子的番薯和花生,有熟的,有生的,她还从房间里头拿出了几个珍贵的鸡蛋,煮熟了放进李大和装衣服的布袋里。
“大和,带上这个,平平安安地!”巧珍看着李大和一边叮嘱着,一边把一个护身符塞进李大和的裤兜里。
李大树在学校里也听说了小洋房的故事,他还知道自己的弟弟逃学了。但是,他依然当做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每日就是勤奋苦读。
村里的年轻,出去打工的,都是在周边的镇上,或是周边的工厂。
十三叔,是第一个真正走出去的人,李大和算第二个。
大家似乎都有一种墨守成规的默契,他们更加期待和依赖的是家里的田地,好的天气,好的收成,那种看得见的,装满粮仓的踏实。
娶妻是唯一一笔大开销,其次是上学需要缴纳的学费。然而,许多人,都会把学费那笔开销压缩到最小,他们更加愿意攒钱给儿子娶妻,思想开明一些的父母,就会让儿子多读一些书,长些见识,而女儿的最大的价值,似乎就体现在出嫁的时候,男方给的礼金。
李山的大女儿,上了两年学就不读书,一直在家里帮忙干农活。二女儿和三女儿,上到三年级的时候,村附近新开了一家鞭炮加工厂。加工厂门口用红纸写着一个大大的招聘广告,很多村民都去围观了。加工厂,很是贴心,现场教学,学会的,立即招聘进来做工。
李山看到加工厂给的工资还算是合理,晚上回到家里,吃饭的时候,先是聊了一下家常,然后,语重心长地说道:“男的一定要多读几年书,以后,一个家,还得靠男人,女的以后,是要靠老公,嫁个好老公就行了,不用读那么书的。”
三个女儿们,一边吃着饭,一边听着父亲的教诲,没有出声。
李山最终还是说出了那句话:“二妹,三妹啊,你看我们家这经济条件也不是特别富裕,要不这样,你们明天就去鞭炮厂试试?”
李山试探性的语气,让三个女儿同时停住了碗筷。
“阿爸,我们不用上学了吗?”三女儿放下了碗筷,看着李山问道。
“你们以后都是要嫁人的,找个好老公就行了,但是,你三哥,还有小弟,他们一定得多读一点书啊。”李山叹息着说道。
两个女儿,也没有多想,一一应道:“阿爸,我们听你的。”
毕竟村里的女娃,没有那个是多读书的,基本上是小学就没毕业,就不读了。
人生就这样的怪异。当一种做法成为了普遍的现象,人们就会心安理得地认为,活着就是这个模样,世界就是如此,不会有异议,也没有所谓的挣扎,逃脱,突破,亦或是改变命运的想法。
就这样,三个女儿,都没有继续读书。
她们开始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出去打工,赚钱补贴家用。当她们把工钱领回家的时候,会毫不犹豫地把钱如数交给父亲,而不是考虑着给自己买件新衣服,或是到镇上耍一下。
三娃李大海是一个特别活泼的孩子,学习成绩虽然不及李大树那么拔尖,但是,也比李大和胜出许多。
学校元旦晚会的时候,李大海,自编自演了一个节目。
由于晚上天黑不方便的原因,晚会是在白天的上午举行的。十点多钟的太阳,灿烂又耀眼地照在舞台上,舞台是木头在操场搭建的一个长方形台面,舞台的后面,就用一块红布拉起的横幅,写着元旦晚会几个字,红布已经开始有点泛白,仔细一看,还有一些星星点点的洞眼,那都是岁月沉淀下来的气息,庄重又喜庆。台下坐满了密密麻麻的学生,还有村民,大家把教室的板凳全搬了出来,村民还从家里带来长条大凳,老老少少,喜气洋洋地,热热闹闹地,望着舞台。
因着冬天的农活已经渐渐进入了休眠期,大家都可以抽出了时间歇息一会儿,一些妇人还是停不住忙活着,坐在旁边搓麻绳,做些针线活,聊着家常,抬头看看表演。
前面两个节目,都是集体大合唱,嘹亮的歌声,响彻了整个校园的天空,推向田野,敲响了冬眠的虫蛇鸡鸭狗猫。
集体大合唱的学生整齐地走下舞台后,李大海拿起了自己制作的“话筒”,一个用纸皮卷起来的圆筒,上面塞了一个圆球,其实就是用废纸揉成一团的纸团,只是被李大海用墨汁浸泡过,整个“话筒”都是黑色的,外形酷似一个真实的“话筒”。
“下面,我为大家唱演唱一首特别流行的歌曲!”李大海声音一出,全场欢呼,学生们纷纷热烈的鼓掌,这掌声比刚才所有演出的节目都要热烈。
可是当李大海已经开嗓唱起来了,音乐声还是没有响起,村里的学校条件简陋,没有音响设备,节目只能靠清声。
李大海热情似火,不但唱出了曲调的节奏,还伴随着舞蹈,一个人在台上,包揽了主唱和伴舞,那无师自通的唱跳功底,只能用天赋去解释。
台下的学生都被李大海那富有感染力的歌声吸引,纷纷站了起来,跟着李大海一起舞动,有的人,还能跟着李大海唱上几句。
“谢谢大家!”节目结束后,李大海举起了话筒,大声喊道,然后带着热情洋溢的笑脸,直接在舞台前面跳了下来,小伙伴们就像热情地粉丝一样朝他挥手。
“巧珍,你家三娃,唱得可真好听咧!”
“是啊,谁叫的啊?”
巧珍坐在妇人堆里,只是微笑着看着大家,然后轻轻地说道:“他在家就喜欢唱歌,跳跳的,我也不知道他哪里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