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是庶出的子孙,如果没有战争,那在村里,也是一个较富裕的家庭。
这种新旧交织的时代,觉醒的人,摆脱枷锁禁锢,走出去,或许就是另一番天地。
然而禁锢的枷锁太重,箍得一方女孩们已经失去了活动的空间。
一个暑假过后,开学了。
静舒欣喜地从行李里面拿出一个包裹,想要送给李山。
可是当她去找李山的时候,她才发现,李山已经退学了。
周末的时候,静舒急切地带着刘梅,坐着轮渡过了江,凭着李山曾经给自己描述的样子,她们爬山涉水,一边询问一些村民,走得满头大汗,终于看到了一个村子。
“请问,李山家在哪呢?”静舒轻柔地向一位正弯着腰在田里锄地的妇人问道。
那妇人抬起头来,看了看眼前的两个姑娘,好奇地问道:“你们是哪的?”
“大娘,我们是李山的同学!”刘梅笑着说道。
“惠芬!”
“惠芬!”
那妇人朝远处的一个妇人喊道。
“这里有两个女娃说是你大娃的同学咧!”妇人扯着嗓子喊道。
那边惠芬放下手中的木桶,看向这边,她望着那女生,看着甚是眼熟。
“你们过去吧,她是李山的阿妈。”妇人笑着说道。
静舒高兴地拉着刘梅的手,从田间跳跃着穿梭过去。
“阿姨,我是静舒,你还记得我吗?”静舒看着惠芬高兴地说道。
“静舒,记得,这个是小梅吧?”惠芬看着了一眼刘梅笑着说道。
“你们怎么来了?”惠芬惊讶地问道。
“阿姨,我们来找李山。”静舒微笑着说道,声音很甜,像从井水捞起来的瓜,嘎吱一口,甜脆。
“李山,他今天一大早就到镇上卖菜了,还没有回来呢。”惠芬一脸慈祥地看着静舒,继续说道:“上次多亏你们帮忙,走,去我家,我给你们做饭,吃了再走啊!”
静舒心想要等李山回来,于是就跟着惠芬一起走了。
此时,李淑正抱着李恬,哄她睡觉,两只手揽抱着一个李恬的腰身,就像两条藤条缠绕着似的。两只光脚丫顶成一个架台正好托住李恬的身子,头部够不着地方,就吊着下来。
“到了,这就我们家了,你们随便坐,这是大妹和二妹,淑,她们是大哥的同学哟。”惠芬笑着说道,然后进厨房忙活着。
李淑朝静舒她们微微一笑,然后继续看着妹妹。
不一会儿,李林扛着锄头,咬着一个带着泥巴的红薯走回来,看到静舒两人,就大声喊道:“阿妈,我们家来客人了?”
“她们是你哥的同学!”惠芬在厨房里面回答。
李林屋也没有进,放下锄头就出去了。
静舒听李山讲过,他有三个弟弟两个妹妹。静舒环顾四周,李山家住的房子,就是两间小小的瓦房,厨房还是在外面搭建的。这么多人全部挤在一起,房间里没什么物品,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家徒四壁。
静舒听得惠芬在里面刷锅的声音,突然感觉到一丝羞愧,急忙走到厨房,对惠芬说道:“阿姨,我们要赶回学校上课了,不吃饭了,等李山回来,你跟他说一声我们来找过他。”
说完,静舒就拉着刘梅急忙地走了出去。
惠芬从厨房里面出来,想要挽留的时候,她们已经走远了。
“静舒,你来,不就是为了见李山吗?”刘敏问道。
“小梅,我现在或许知道,为什么李山会退学了。”静舒望着那青葱的大山说道。
“为什么?”刘梅好奇地问道。
静舒不说话,只是加快了步伐,向前走着,迎着风,疾步行走,或许这样就能冲散心中那翻涌泉眼。
刘梅其实也想知道为什么李山会退学,他那么勤奋,成绩又那么好,自己要是能有那么好的成绩爸妈肯定高兴坏了。刘梅的爸妈是在镇上开着一个小商铺,她没有哥哥,有个弟弟,在镇上念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