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一个戏班被侵略的日国将领要挟,要求为日国侵略的士兵们演一场。
这戏班名角便台,唱的便是这曲《桃花扇》。
唱罢了,戏班名角焚了梨园,和日国侵略者一同葬身火海。】
听到这,屏幕前像周以蕊这般的戏曲表演者已经醒悟了!
之前杜若所谓的故事,现在结合这首歌听起来。
更像是这首《赤伶》的背景故事。
再加那曲京剧《桃花扇》的剧情
在京胡颇为沉郁的伴奏中,接下来的声音揭晓了答案。
“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
位卑未敢忘忧国!
哪怕无人知我~~~~~~”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寒素之士,忧国忧民!
万人唾骂的名妓又如何?
粉墨登场的戏子如何?
有名妓!血贱桃扇,不忘家仇国恨。
有戏子!焚火梨园,烧做白骨青灰!
好一句位卑未敢忘忧国!!!
就在这时,高亢如杜鹃血啼的花旦唱腔突然响起。
“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
台人唱着,心碎离别歌。
情字难落墨!她唱须以血来和!
戏幕起……戏幕落……
谁是客?”
台杜若一场有了京剧《桃花扇》珠玉在前。
所以,这段熟悉的花旦高亢女声的京剧唱腔,大家已经听过。
尽管如此,这段依然让人觉得十分惊艳!
流行唱腔中,这段花旦唱腔骤然炸响。
似是穿越了时空。
梨园之内,方寸舞台。
戏子咿咿呀呀,唱遍国仇家恨,唱遍悲欢离合。
伶人伶人。
下九流的行当,涂着厚厚的脸谱。
看戏的人,自不在意台旧颜色。
就像一轮演出一样,甚至听不懂戏子在唱什么。
而台的伶人,偏偏沉浸戏中的悲欢离合。
因为是戏子,因为是角。
我是这戏中人。
不成魔,不疯活!
想要唱好,我须将所有情感付诸我的表演,我的声音。
所以情字难落墨,唱好须心血浇灌!
如此一来。
看的无心,唱的难受!
戏幕启,伶人殁,究竟谁为客?
赤心自痴,伶人自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