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窦太后的犹豫,功亏一篑(1 / 1)曹玉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了想法,就会付出行动。宦官集团这颗毒瘤,在大汉王朝的土壤之,已经根深蒂固,影响深远,我窦武,贵为外戚,身为名士,就该为天下百姓做点什么。

在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中,往往不是因为正义就能取胜,因为东汉王朝这时以宦官为主体,他们的爪牙遍布全国,加灵帝的无知,窦太后的无识,才导致这场悲剧的发生。

灵帝刘宏继位时,封拥立有功的窦武为大将军,太尉陈蕃为太傅,胡广为司徒,参与主持朝廷日常工作。刘瑜为侍中,冯述为屯骑校尉,又起用曾被禁锢的“党人”李膺、杜密等人。一时间,文人学士欢呼雀跃。士大夫们的雀跃是短暂的,这是因为陈蕃当初立窦太后有功,加窦太后的父亲窦武跟陈蕃齐心辅政,坏就坏在窦太后听信宦官,把一手好牌打到稀巴烂。

窦家在汉代是非常耀眼的大豪族,东汉时期多次出现窦姓皇后和能干的老丈人,又屡次陷入专权被收拾的怪圈,窦家号称天下最有名的外戚并不为过。我窦武成了东汉末年,实际权力掌握者,差一点就能改变历史进程。

东汉末年国家实际控制能力已经很弱,朝堂的你来我往虽然很热闹,但谁都没有绝对实力来除掉对方,政治土壤又会不断萌发新的派系力量,这与其说是宦官外戚乱政,不如说是整个政府已经陷入重病。这艘病入膏肓的大船,终将驶向深渊。

在窦武等人的扶持下,十二岁的汉灵帝即位,这给窦武送来了最好的机会,我实际控制了国家政权。在一系列人员安排,宦官势力大受挤压,即将给与宦官致命一击时,窦太后犹豫了。看这样子,窦武必能使朝廷政治风气焕然一新,东汉还可以再续续命。

窦武辅政,因定策刘宏继位有功,窦氏族人加官进爵,窦氏外戚权倾一时,除了宦官势力外,朝中几乎无人可敌。太傅陈蕃主持朝政,而陈蕃大量启用在第一次党锢之祸时受处罚的士人,二人在不久后即达成一致意见,密谋铲除宦官。恰逢此时出现日食,窦武就以天象示警为由,请求窦太后诛除宦官。

东汉末年,宦官与外戚交替掌权,朝中根基颇深,铲除宦官一事,窦武的女儿,窦太后犹豫不决,正是由于她的犹豫拖延,事情出现了一百八十度反转。

窦武弹劾宦官的奏折被长乐五官史朱瑀获得,事情泄露。朱瑀将此事通知宦官王甫、曹节等,众宦官歃血为盟,当晚发动政变。胜利的天平倒向了宦官一边,经过激烈的战斗,宦官取得政变全面胜利,窦武兵败被困,自杀而死,被枭首于洛阳都亭,窦氏宗亲被杀,未被处死的族人则流放到交州。窦太后也被软禁于云台,但名义仍为皇太后。

不管怎么说,时间不等人啊!朱瑀、曹节等人挟持灵帝、窦太后,发动政变。我窦武召集北军数千人与王甫带领的五营军士对阵于阙下,因营府军士素来畏服宦官,结果我窦武的兵不久就跑光了。牵连宗亲、宾客、姻属都被杀害,从这件事以后,我窦氏家族退出了东汉政治舞台。

本来一次以清洗朝中势力极大的宦官集团为目的的活动,就这样因为窦太后的优柔寡断、妇人之仁,而最终错失。而窦太后的左膀右臂,当朝重臣太尉陈蕃,以及她的父亲窦武,均在此次事变中丧生,窦太后从此也被圈禁。汉灵帝还是个孩子,朝政大权完全落入宦官集团手中。从此,东汉王朝再无翻身的可能。

我窦武,死不瞑目啊!为朝廷,为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竟然落得这个下场,是天下名士的悲哀,也是我窦武的无奈。我的冤屈,终将有一个人会为我平反;我的理想,终将有一个人会为我实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