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章 一杯茶道尽血泪(1 / 2)文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门缓缓打开,昨天的那个老婆婆一脸疑惑的朝着门外看来,她独居于此,靠着务农和编制些筐篮到微山县贩卖过活。

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虽然她也姓赵,但赵家村的一些人对她极为看不过眼,所以她不经常在村子里行走,孤僻的性格得来一个怪婆婆的外号。

看到门外俊秀的年轻人,记忆不太好的赵婆婆有些疑惑

“你是?”

褚鹰微微一笑,拱手行礼道:

“婆婆不记得了吗,昨天晚上在街口曾经见过,再下褚鹰,乃是云游至此的郎中。”

在提醒下,终于想起了昨夜的那个人,但是她与面前的年轻人不曾有交际,赵婆婆更疑惑了,但是出于礼貌,回了一礼;

“不知小先生找我何事啊?”

褚鹰礼貌的笑了笑,不疾不徐的说道;

“在下对于您昨晚祭拜的鬼魂很感兴趣,不知婆婆可不可以给我讲述讲述个中隐情啊?”

赵婆婆一听,面露惊色,忙要关门,边关门边说:

“我不知道,别问我,我什么事都不知道。”

褚鹰的手按在门上,力量缓慢但却坚定,他轻声道:

“婆婆,你忍心看这一村之人,尽受此无妄之灾吗?”

那老人一听这话,面露怒色:

“这村里没多少无辜之人!一个个尽是那冤案的帮凶!”

话一说完,老人似乎觉得自己的反应有些过激,随即收了怒色,长长的叹了口气,放开卡门的手,回身往屋内走去,一边走,一边道:

“小伙子,你应该是有些本事的,那便进来吧,不过比你还有本事的人我也曾见过,最终也没能挽救这一切。”

缓缓带上门的褚鹰闻言更觉得感兴趣,看来此时曾有人管过,只是无效而已,顿时好奇之心大起,躬身行礼道:

“请婆婆告知!”

那老人看着行礼的褚鹰,叹了口气,指了指小院内一处低矮木桌,示意褚鹰坐下,自己则回身去屋内煮茶。

不一会,浓郁的茶香飘来,赵婆婆端着一壶清茶坐到褚鹰身边,在褚鹰认真的注视下,伴随着袅袅茶香,缓缓开口:

“一切,都要从三十多年前说起。”

......

赵家村,位于青州中部,属于微山县管辖,距离微山县大概六十多里路,因为身处山中,与外界的交往不太频繁。

村中人大多姓赵,因为久居山中,对于山里四季十分熟悉,靠着采集山货和种地,村中之人的日子过得殷实而幸福。

赵姑娘是村里上一任村长的女儿,老村长心善和蔼,平日里德高望重,对待村民极好,每逢节日,总是自掏腰包,请镇子上的戏班前来村里表演。

那时候的赵姑娘才二十多岁,山村里对姑娘的观念还没那么保守,所以从小大大咧咧的赵姑娘也是可以自由的在村里行走奔跑。

这一天,村里来了一班从外地迁徙而来的北戏戏班,北戏发源自冀州,吸收了青州、幽州的风格,在北方几个州都颇受欢迎。

一向娱乐生活贫乏的赵家村自然乐意这戏班在村里巡演,赵村长更是愿意为他们付些酬劳,两方都皆大欢喜。

戏班子里面有个姑娘,名字叫做李曼春,是这个戏班里头一号的角,擅长青衣,这姑娘底子极好,身姿曼妙,眉眼如画,尤其是那一声清脆明媚的嗓子,唱的赵家村的汉子们都丢了魂。

戏班子在村里唱戏,自然是要住在村里的,而村中又以村长家的条件最好,于是,李曼春自然而然的与赵姑娘住在一个屋里。

看着身边这天仙般的人儿,赵姑娘有些自惭形秽,自己就好像丑小鸭,在这个姑娘面前毫无光芒。

但是美丽的外表下并不一定是高傲的灵魂,李曼春为人,及其善良温和,对待平凡的赵姑娘,也是坦诚认真,就这样,年轻的二人在短短几天里就成了好朋友。

而在赵姑娘的心里,一种莫名的情愫从心底里慢慢滋生出来。

但是戏班子不会在村里待得太久,演出三日后,这一班子人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到下一个地方演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