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姜姑姑之死(1 / 1)烧酒解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傅玉瑾懵懵懂懂的回了信王府,信王府灯火通明。傅玉瑾刚在盛允信的搀扶下下车,就被府中的王管家挡住了去路。

盛允信皱着眉头道:“发生何事?”

王管家额角露出细汗,看着十分紧张:“今日姜妈妈不知道和太妃说了些什么,太妃大怒之下昏厥过去。待太妃醒了之后第一件事就是亲自拿了长剑,斩了姜妈妈。在这之后,太妃便像入了魔般,说姜妈妈罪该万死,她也难逃其罪,还说要向太后请罪,这会儿太妃已经去了皇宫有一个时辰了,一时没个准信。老奴想去告知王爷,可云侧妃陪着太妃进了宫,这王府主子都不在,老奴只能先将事情压着,等您回来主持大局。”

王管家看着紧张,可这么一大串话说下来,是半点都没有费劲。

盛允信与傅玉瑾对视一眼道:“我先赶去皇宫一趟,你今日吓着了还是回去府中好好歇息。”

傅玉瑾扯着盛允信的手臂就往马车上走去,一边走一边说道:“这不是你一人的事儿,我们本就是夫妻,任何问题我们自当一同面对。”

盛允信任由傅玉瑾拉扯着,也不做声,实则他的心这会已经软得像一滩水一般,他自嘲自己真是犯贱,却又是忍不住的感动。

寿安宫

傅玉瑾夫妇站在寿安宫前,看门的小太监进去禀告之后,却是太后身边的紫姝姑姑迎了出来。

紫姝姑姑看着这郎才女貌的二人,颇觉得赏心悦目,只是......

信王府闹了这一出,今日能不能走出寿安宫还要看主子的心情。

傅玉瑾二人跟在紫姝姑姑后面走着,傅玉瑾将手腕上的翡翠镯子拿了下来,递给了紫姝姑姑,瞧着四下无人,还将镯子往紫姝姑姑怀里塞了塞。

紫姝面色不变,坦然的收了傅玉瑾的好处。顺便还“提点”了两句:“昔日太后与太妃娘娘感情颇佳,不然也不会放太妃出宫去,只是自从皇帝登基之后,太后便不怎么过问事情了,一切大事,太后还是以皇帝为主。”

紫姝姑姑的话透露了两个信息。一是,太妃犯的事在太后这里是说得过去的,事情可大可小,端看主子的心情。二是,这件事皇帝也已经知晓,并且参与了进来,若想成事还是要看皇帝的态度。并且太后是听皇帝的。

傅玉瑾心中有数,面上对紫姝姑姑却是感激不尽。

紫姝姑姑对信王妃客气的态度十分受用,这么些年来她一直在太后身边伺候。她不是最伶俐最聪慧最勤奋的那一个,但却是太后身边最忠诚的。这些话若不是经过太后的同意她也不会和信王妃费这些口舌,至于翡翠镯子,就当是她的幸苦费了。

进了门,见太后在主位上端坐着,太妃在一旁跪着。

盛允信和傅玉瑾行礼:“参见太后娘娘。”

太后不像上次那样展露笑颜,而是淡淡的说道:“信王总算是来了。”

盛允信拱手道:“今日在皇叔家多喝了几杯,一直到府上才知太妃出了事。”说着,盛允信看了一眼旁边的太妃说道:“现如今知道太妃无事便好。”

盛允信也不问到底发生了何事,也不问太妃为何跪着,只是在太后面前表明,一切事情都是以太妃无事为前提。

太后气的牙痒痒,问道:“今日是你母妃犯事儿了,她自然活泼乱跳的好好的,可被你母妃杀死的姜姑姑可是成了九泉之下的冤魂了。”

傅玉瑾听这话颇有发言权,姜姑姑算哪门子的冤魂,她这种人只会被老黑直接打入十八层地狱,经受折磨,黄泉离她远着呢,这样的恶人有什么资格进黄泉?

盛允信这时才问道:“太妃,到底发生何事?”虽然盛允信很年幼的时候就跟在了太妃身边,但他其实从来都没有开口叫太妃一声母妃。

还好太妃也不曾去计较这些个虚头巴脑的。

太后瞧了太妃一眼道:“你儿子也来了,便将这些事说说吧。”

太妃却摇了摇头,说道:“不行,人还没有到齐。”

太后听了这话,心中又气又要发笑:“你说你到底是为了什么要去亲手杀了姜姑姑,既脏了手,还要落得那些骂名,你在信王府是有人欺负你了?有什么事你都不和我这个老姐姐说,还忍着这股气做什么?”

太后这话显然是冲着傅玉瑾来的,太后和太妃是好友,并不代表着她就要对傅玉瑾好。相反,太后是与太妃一条心,可能太妃还没什么心思,太后却是觉得太妃不主事,总有一天要受了傅玉瑾的欺负,因此才故意要整治傅玉瑾的,也算是变相替太妃撑腰做主。

太妃却不吱声了,任由着太后怎么说也不开口。

傅玉瑾看着稀奇不已,在她眼里太后也不是个好相与的人,可她对太妃的态度实在是好的过分,太后这样包容着太妃也是傅玉瑾没想到的。

想来,事情或许比她想的要简单许多就能解决。

许久后,太妃要等的人来了。

承恩公夫人被太后懿旨请来时,还是迷迷糊糊的。

皇后得了消息,跟着一起来了寿安宫。

平日太后与皇后婆媳情深,一派和乐。今日太后却给了皇后冷脸,皇后行了礼之后就没搭理她了。

皇后也莫名其妙,在傅玉瑾面前她不想被落了脸子,于是她故意凑到太后跟前,带着恬淡的笑意说道:“这天越些冷了,母亲从宫外找了几个专做川菜的厨子送进宫来,平日母后总念叨着想吃川菜,可是明天就能吃上了。这个天吃些川菜,还格外御寒。”

太后年轻时曾经跟着先帝御驾亲征,那时天寒地冻的,哪怕穿的像个大熊一样还是冷。再说了,他们是去打仗的,不是去享福的。条件恶劣,也非常人能够忍受。

那时候,太后身边有一个宫女是来自蜀地,她以为此战无望,便做了家乡的古董羹(火锅)吃,行军的粮食并不多,宫女聪明的将粮食收集起来,做成了古董羹。

她本以为主子不会喜欢这样的“一锅炖”,就想着和身边的宫女一同吃用。

直到后来被皇后看见,皇后发现古董羹味道鲜香爽辣,吃完又能暖和身子,对于行军的人来说再好不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