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无罪释放的柴梓仍旧每日去鸿胪寺上职,而那个徐广辉也没有再来找过他。十多天后的一个晚上,柴梓从鸿胪寺刚上值回来,就见余芙的院子里丫鬟婆子们进进出出地忙碌。柴梓叫住急匆匆从屋里走出来的徐嬷嬷问:“这是怎么了?”
“回大少爷,大少奶奶发动了,羊水都已经破了,怕是快要生了。”
“怎么这么早,不是离预产期还有十多天吗?”
“可能肚子里的娃娃急着出来吧,这个生孩子也有早几天,也有晚几天的,谁也说不准。”
柴梓闻言,赶紧往屋里进,只见余芙侧躺在里间床上,手捂着肚子,表情痛苦。“子渊,好疼。”余芙疼的满身是汗,直在床上翻滚。
“小芙,别怕,我在这里,你一定会没事的。”柴梓上前拉住余芙的手。
“大少奶奶,还是先吃点东西吧,一会儿好有力气生产。”产婆在一旁说道。
余芙摇了摇头,她疼的根本什么都吃不下。
“她还有多久能生?”柴梓一边把着余芙的脉,一边问道。
“不好说,生孩子这事儿,有人快有人慢。不过大少奶奶如今的情形,又是头胎,恐怕快不了。”产婆说道。
柴梓闻言皱眉,取来银针,在余芙手臂上扎了一排针,余芙的阵痛才稍稍有所缓解。这时青莲端来参汤,给余芙喝上几口,又喂了她几块金丝鹅油卷。余芙稍稍好点之后,被送进事前准备好的产房。
柴梓也要跟你进去,被产婆拦在外边。
“大少爷,男子是不能进产房的。”
“无碍。”柴梓径直跟了进去。等到后半夜时,余芙一边痛得大叫,一边让柴梓出去。柴梓无法,只好在外边等。
柴梓在外边听着余芙一声比一声叫得凄厉,心如刀绞般痛。再也不让小芙生孩子了,这样太遭罪,柴梓心想。快到黎明破晓时分,产房内终于传来了婴儿的啼哭。柴梓推门进了产房。
“大少爷,您不能进来,这里血腥味重。”产婆赶紧说。
柴梓完全没理会她,来到余芙床边,余芙此时已昏睡了过去,见余芙满身是汗,头发湿漉漉地贴在脸上。他伸手拔开余芙的头发。又把了把余芙的脉,谢天谢地,母子平安。
这才转身看向小宝宝,小宝宝在青莲的手里,刚刚可能哭累了,如今在襁褓里闭着眼,模样乖巧。
“恭喜大少爷,是个女儿。”青莲把婴儿递给柴梓看。
柴梓从青莲手中小心翼翼地接过婴儿,婴儿的小身子柔柔软软,像块豆腐,柴梓生怕稍稍一动,就把她碰坏。看着小宝宝那红彤彤的小脸,他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奇异之感。
等余芙再次醒来时,下人们已将产房收拾妥当。小宝宝睡在旁边的摇篮里,柴梓坐在小床边的椅子上,一边看着手中的书,一边晃动着摇篮。
“你醒了?”柴梓放下手中的书,上前来:“那里好还痛吗?刚才我给你涂了点外用的药膏。”
“不太痛,有点清清凉凉的感觉。让我看看孩子。”
柴梓把宝宝从摇篮里抱出来,放在余芙旁边。
余芙不住地看着自己的女儿,伸手抚摸这婴儿的脸颊:“你说长得像你还是像我?”
“我看像你多一点,你看着这嘴,这眼睛,跟你多像。”
“嗯,我也觉得像我多些。”
“你说她叫什么名字好?”
“柴文君,你觉得怎么样?”
“嗯,这个名字好,那小名呢。小名叫樱樱怎么样,樱桃的樱。”
“挺好听,不过为甚么起这个小名。”
“因为我怀她的时候特别喜欢吃樱桃啊。”
“哦,这也……,算了,你高兴就好,对了,之前在产房时,你为何把我赶出去?”
“我只是不想让你看到我很丑的样子。”
柴梓亲了亲余芙的额头:“我家娘子才不丑呢,我家娘子什么时候都是美美的。对了,你饿不饿,我让下人给你送些吃的来。”
“嗯。倒真是有些饿了。”
等余芙吃过饭,此时忠勤伯府众人已都知道了余芙产子的消息,各位婶婶嫂子也都过来看望,柴梓以余芙过于劳累还要休息为由把人都挡了回去。
此后的十余天,柴梓跟鸿胪寺告了假,专门在家陪着余芙和孩子。
十余天的时间里,小宝宝褪去了原先红彤彤的颜色,变得白白胖胖,又能吃又能睡,看谁都爱笑,煞是可爱。本来柴梓想把樱樱交给奶娘带,余芙不舍得,一定要自己带,因此柴梓和余芙的床铺,也由原本的两个人变成了三个人。
假期结束后,柴梓回到了鸿胪寺上值,一大早来,同僚们见了他就拱手祝贺道:“恭贺柴大人弄瓦之喜。百日时可别忘了给我下份请帖啊。”
“那是自然,一定一定。”柴梓拱手回礼。
这一路来已被不下十个人恭喜,等柴梓走进自己的屋子,这一早晨已应酬得口看舌燥。
不多时,鸿胪寺卿胡大人派人来叫柴梓过去议事,柴梓赶忙去了胡大人的屋子。屋内除了胡大人,还有梅叙久。
自上次梅叙久在公堂上做了伪证后,柴梓便不在理他,如今相见,更是如陌生人般。
胡大人看柴梓进来,笑道:“恭贺柴大人,哈哈,如你一般请陪产假的官员,在鸿胪寺,不,在燕国你还是第一个。柴大人惧内之名果然名不虚传。”
柴梓说道:“胡大人不要拿属下打趣了,属下也是念内子生产不易,加之内子产后虚弱,我怕下人照顾不周,所以才多陪了几天。还望大人见谅。”
胡大人摆了摆手:“没关系,反正鸿胪寺前段时间也不甚忙碌,女子生产确实不易,要多陪陪。”胡大人话锋一转,说:“不过往后这段时间可有事要忙了,今日找你们两位来正要商议此事。近日周国要派使团出访燕京,使团里据说有周国的公主,咱们鸿胪寺负责接待事宜。”
“周国为何突然要派使团出访燕国?”问话的是梅叙久。
“周国去年不是改立德王为太子了嘛,德王力主和咱们燕国发展贸易,所以此次派使团出访,也是希望和燕国修好。咱们接下来要商量个接待使团的章程。”胡大人解释道。
三人直至谈到中午,才把章程大致拟好,至于细节,还需再开次人数多点的会详细商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