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星辰离开后没多久,冷志明便从京都航空工业集团辞职了。
这样的举动,引起了京都航空工业集团大地震。
京都航空工业集团总裁苏长春亲自出面挽留,最终还是被冷志明给拒绝了。
冷志明态度之坚决,超乎所有人的预料。
他离开之后的两三天,又有四五十名工程师相继离开。
这些工程师无一不是,京都航空工业集团骨干中的骨干。
京都航空工业集团培养这些人花了很大的代价。
如今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走了,苏长春岂会同意?
京都航空工业集团,蓉城航空工业集团,陇右航空工业集团,东北航空工业集团并称为龙国四大航空工业集团。
京都航空工业集团,本来处在四大集团中的第一位。
这些人的离开直接让京都航空工业集团跌了不止一个档次。
现在直接从第一的位置变成了垫底。
不甘心的苏长春,多番打听之后。
才知晓冷志明的离开,与他之前会见的一个年轻人有关。
正是在这个年轻人的规劝下,冷志明才下定决心离开京都航空工业集团。
而冷志明相关的团队也随着他一起离职。
所以,最重要的病根就是这个年轻人。
此刻,整个京都航空工业集团发疯了似的查找跟这个年轻人有关的线索。
经过几天的寻找,苏长春终于找到了这个年轻人有关的信息。
此人名叫苏星辰,不久前就是他研究出来了耐高温复合材料。
而且还拒绝了国家级别的实验室,组建了自己的实验团队。
用心可谓良苦。
这次跑到自己地盘来挖人,意欲何为?
不会是想从航空工业这个大盘子里分一杯羹吧?
苏长春越想越觉得有可能。
现在苏星辰掌握着当下,航空工业最顶端的新材料。
又挖走了冷志明等相关的专业人员。
材料加研发人员,一切都准备齐活,研究发动机的日子还会远吗?
不过想了想,苏长春又否定了。
航空工业的研究和生产是两个概念。
苏星辰虽然挖走了大量的骨干人员以及拥有超前的复合型材料。
可它没有完备的生产链,即便是研究出了新型的发动机,也没办法进行大规模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