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就这一手就不是“第三代”老师能会的,倒是一下子震住了下面的同学们。
“难怪外号李一手,原来真有一手”,姜斌暗暗嘀咕,这是上辈子从李老师学生那儿听来的外号,之前还不明白,现在算是了解了。
李老师虽然很久没有回到讲课的岗位上了,但是功力没有丢,课讲得是慷慨激昂,时不时的与同学们进行互动。
大家看到李老师如此平易近人,而且授课也是非常的丰富多彩,因此此起彼伏的搭话声不绝于耳,有的学生就是这样,能在课上抢答老师的问题,好似能够满足自己虚荣感,李老师倒也不生气,反而很喜欢这种氛围。
不少活跃的同学更是肆无忌惮,特别是东北的李爱国同学,一口经典的大碴子味,经常会把班里其他同学的口音带偏。
李老师看到他的东北味抢答也是呵呵一乐,讲到编址时候,先是在黑板上写下了0到32767,然后转身问大家,“地址单元有多少个?”
姜斌一听,微微一笑,知道这是李老师故意设的小圈套。
果然,熟悉的大碴子味再次响起,高声道,“32767”。
李老师更调侃的高声喊道:“不对!是32768”。
听到两人的对答,一阵哄堂大笑,李爱国也是一阵尴尬的挠头。
一节课下来,李老师在黑板上画满了电路图,这个时期小型计算机还是可以罗列在几块黑板上的,要搁在后世根本不可能做到。
1978年,计算机课很新鲜,计算机技术是新兴的、前言的学科,许多大学都在讲计算机原理,无论是工厂的还是学校的,这行业的人员不在少数。
下课的时候,不少同学,特意的走到李爱国跟前叫一句32768,逗得大家哈哈大乐,李爱国同学倒也不生气,一股东北老爷么的敞亮气,甚至为有了一外号而隐隐自得。
姜斌正收拾课本的时候,被班长找过来,说郑老师叫,倒也没敢耽搁,两人立马去了办公室。
到了办公室的时候,发现副班长李颖、团支书李三思也在。班主任看大家都到齐了,也没绕弯子,说明了有事安排给大家。
原来是系里借了42万元,将要购置北京无线电三厂生产的130型16位数字集成电路计算机,还包括一台电传打字机、一台纸带穿孔机、一台半导体收音机。
姜斌几人是的任务就是负责去三厂接机器。其他三人都是班干部要去接机,还能理解,把姜斌叫去还是有些出人意料的。
班主任仿佛看穿了姜斌的想法,没等发问,就说明了原委。后续这台机器买来以后,分别需要人负责运行、维修、中控和外设。
姜斌作为班上成绩最好的,与班干部一起负责也是当仁不让。
更令大家高兴地是,负责电子计算机也算是学业以外的工作,不得已也得耽误大家时间,因此系里决定补贴大家,每人每月5元的工作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