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超导理论已经出来了?”
“周总师,我看看。”
工程师们听说了消息,赶忙翻看资料。
对石墨烯超导魔角的分析……
魔角后的石墨烯层级三维结构,电子分布……
绝对零度下微观数据分析……
“试试这个新材料吧。”
各组分到新材料,全都守在实验室等着验证。
几天后验证结果出来。
材料性能和三维结构、数据模型完全映证,超导领域获得了巨大突破。
“困扰这么久的问题,居然这么容易就解决了?”
“我看那原理好像也不难,可能是思维不开阔才陷在里面吧。”
新的超导材料被送到可控核聚变研究所,超导材料和内壁之间的隔温要求一下子降低了许多。
研究人员把更多时间投入到聚变堆等立体控制,以及第一壁改进。
而这代表着下一次刷科技,获得新突破的可能更大了。
周桐回到研究中心,多等了一周,等到能量绝对充足。
再整理点比较边缘的蛋白质存储技术,细胞定向分化的生物技术,为了摊子不铺太大,这些生物技术暂时是不会放出去的。
周桐将非物理、材料等方面的技术另行储存,然后便准备下一次刷科技了。
差不多距离次47天,周桐链接未来。
节约时间,一个地方要完,马关掉,要另一个。
总共花了28分钟的能量,完成这次刷新。
周桐呼出一口气,一边喝水,一边等待电脑整理资料。
半个小时后科技整理完毕,周桐放下茶杯,开始浏览。
总体而言这次进步不错。
根据超导原理,合成的新化合物里,发现了-88.2摄氏度的高温超导金属
可控核聚变包层材料进步到407小时工作时长。
纳米机器人有了比较长足的进步,可以完成行走,放下背负物体材料的任务,找到了修补机器纳米级极微小损伤的前景。
大型科学设施,除了强子对撞机多找到了一个标准宇宙模型的粒子外,几乎没有变。
由于材料和观察技术的进步还首次刷新出了更高的边缘科技:细胞定向分化达到24%的良率,正在探索器官培育,和皮肤打印技术。
材料科学在仿生领域进展迅速,纸电池完全成熟,柔性集成电路技术也开始发展。
“少了经费是真不行啊,反倒是其他几个新领域进步多了。”
周桐打了个哈欠,打算休息休息,玩玩游戏再整理资料。
殊不知,在白头鹰。
即将发生一件打破他安静发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