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的百姓,也人人气色红润,衣着保暖,眉宇之间尽是生活富足的喜气!
甚至比起长安城的百姓,还要幸福的样子!
仅仅是这一点,便让李二十分的震动以及好奇了。
能将渭北治理的如此富庶,本县的县令,必然不是简单之辈!
但是当见到李秋的第一眼,李二却更加惊诧了!
渭北县的县令,居然只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
诧异归诧异,李二却并没有因此而轻视李秋。
且不提守城校尉的刚直不阿,与渭北县的繁华富庶,仅仅是这个年轻的县令本人,便足以让李二产生浓厚的好奇和兴趣了。
寥寥几句话,李秋便拆穿了李二的谎言,展露出不同寻常的睿智和锋芒。
并且,在得知他们身份不凡之后,依旧沉稳淡定,丝毫不慌。
仅仅是这份智慧和气度,便有了几分宰辅之才的影子,更何况这渭北县隐约间直超长安的富庶,更是显露出这个年轻的县令,必然有绝世大才!
是的,仅仅只见了李秋一面,大唐皇帝李二,便起了惜才爱才之心!
同时,也生起了考察之心。
毕竟一个有着绝世大才的少年,若是有才无德的话,那么让他身处高位,反而会祸国殃民!
李二刚刚那几句话,明示自己与京兆杜氏关系莫逆,让李秋放了他们,和杜氏结个善缘,便是带着考验与审视的。
李二身旁,追随了李二多年的杜如晦,自然是看得出这位陛下的用意的,一双眸子,也紧紧地盯住了李秋。
在他看来,李秋固然有才,但也极有可能会徇私放了他们。
城南韦杜,离天尺五,这是大唐人尽皆知的谚语,也说明了世家力量的强大。
京兆韦氏与杜氏,在关中扎根了几百年,在长安京兆府及其附近来说,势大根深,世家中最强的五姓七望,也无法与之相比。
就连宰相杜如晦,都是京兆杜氏的一支,只是杜如晦避嫌,与京兆杜氏鲜少联系而已。
哪怕是大唐的重臣,等闲都不敢得罪韦杜两家,更何况是一个小小的县令?
所以杜如晦觉得,若是李秋因为忌惮京兆杜氏,而徇私的话,也是人之常情。
别说杜如晦,就是提出这个问题的李二本人,心里也做好了李秋会因为忌惮杜氏而私放他们的准备。
如果那样的话,李二日后也许会因为李秋之才而重用他,但绝不会把李秋放到大唐最核心的位置去。
就在李二和杜如晦,都等着李秋的答复的时候,李秋冷笑着开口了:“京兆杜氏?
算个屁啊!
别说是京兆杜氏和皇族李氏了,就是他李二今天亲自来说情也没用!
你们没带户牒,违反大唐律令,想让本县放了你们,做梦!”
李秋此话一出,杜如晦当即就瞪大了眼睛,浑身打了个激灵!
大唐皇帝李二本人,更是当场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