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震没有细算,只抛出了这四个字。
没错,饶是强大的秦国,要想解决水患,也需举全国之力。
这不是与他国交战,还可用计谋,用策略。
修渠,那是实打实的该是多少,就是多少,完全打不得商量。
和他们所料不差……吕不韦担忧道,“若是倾国之力修渠,岂不是要征兵才可?”
赵震颔首,“不错,秦国的青壮年大多在军营,若没有军队参与,渠,难以修成。”
“六国趁此来犯,怎么办?”吕不韦道。
他知道修渠乃是秦国百年大计,但六国前来滋扰,干预他秦国修渠,那岂不是内忧外患,腹背受敌?
赵震不懂这下,他看向了嬴政。
嬴政道,“修渠之事虽让秦国无兵可出,但六国也不敢主动招惹秦国,如今秦赵伐魏,赵魏之间已生嫌隙,燕齐两国也与韩楚并不同心,六国合纵已然无望。”
“兵法云,善伐谋,张子曰,善伐交,值此时,正是我秦国与各国外交结好之时,只要向他们许诺秦国修渠,意在为百姓谋福祉,不愿再对外征伐,六国就算有心破坏,也无一国敢率先出兵。”
纵使秦国要举国修渠,无法腾出兵力攻伐他国,但若是他国来犯,秦国也是有力量来抵挡的。
只要不是六国合纵攻秦,秦国一概不惧。
吕不韦颔首,“如此,那修渠之事便可进行了,只是,谁来修渠呢?”
赵震对这个熟,“巴蜀乃天府之国,秦吞并之后,巴蜀为我秦国强大,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五年前蜀郡太守李冰极其子修筑了一条名为都江堰的水利工程,此工程竣工后,使得秦国肥沃之地剧增。”
“关中修渠之事,臣举荐他们父子俩。”
李冰啊,嬴政熟。
后世还给李冰修了庙,奉为神明!
虽然知道关中之渠乃是赵国一位名为郑国的人修建的,但此时嬴政怎么可能亲自点明此人。
且不说他是如何认识的,单单是自己给他背书,那效果差多了。
李冰乃当世水利大家,他肯定认识这位郑国,由他开口,名人背书,信服力度比他可强太多了。
“既然如此,那就去蜀郡拜会一下太守大人!”嬴政道。
旋即,三人继续乘着马车赶往了蜀郡太守李冰的府邸。
然而等到他们三人登门时,却被其子告知李冰病倒,卧榻不起,难以拜见他们三位。
吕不韦与赵震皆是愁眉,唯有嬴政面无表情。
李冰年过耄耋,在战国这个四五十岁都已经算是长寿的时代,八十多岁可谓是活神仙在世。
这样的老人就算是平日里保养的特别好,也总有病痛缠身,这是难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