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非提点后,最后大伯娘拍板,夫妻两决定就去东市看看有没有门面,租一个做这个生意,再加上之前的小东西。这次两人没了乡下人的忐忑,满心里都是大干一番的奔头,俞非当时听到差点惊地打了声嗝,上一世是堂姐弟两上大学了,大伯一家才迁到东市买了房,这一世提前了这么多年……
但那必须支持啊!
自家日子过活了,没道理不让大伯一家红火。俞非又根据到城里和镇上不同,说了一些着重注意的事项,比如食品安全,卫生环境,最后着重暗示了一些,如果有余钱尽可能买一两个小门面。
不清楚行情的夫妻两,只以为小侄女这样,是为了可以不用交租子,不太懂的他们高兴地采取了这个建议,最后还真被他们买了两个连着的门面,花了大半身价,心疼了好久。
俞非:这是一个完美的误会。
直到几年后,十几年后,甚至更久,严莉想到此时,都觉得她侄女聪明,更为当时没多买几个门面而可惜,要不然都不用工作躺着挣钱啊,这是后话了。
俞非打算跳级,俞爸的反应是这样:
“小非,怎么又跳级啊?”他一口面卡在喉咙里、嘴里和碗里。
使劲吞下去,也知道自家闺女不说大话,不,是不说谎话,“咋们一级一级跳好吗?”这话都有些小心翼翼,然而两人还不自知。
俞非继续喝着面汤,不作回答。
“万一去六年级你听不懂……”想起自家女儿那成名一战,不由换了个理由,“六年级的学生比你大好多,如果欺负你的话怎么办?”
结果嘛。
当然最后的最后就有了今天这一出了。
店里歇了一天,俞爸陪着女儿来考试。结果他发现了什么?
有人叫他!
一回头,还真是他女儿。
抬手看了看手表,天老爷嘞!这才过去一个小时,自家闺女就又考完了?
校门口到校长办公室加改卷子的时间估计也要个二十几分钟叭?
不要以为他没读过小学,就不清楚这回事。想他当年,可是六年级的五百字作为就要写三四十分不止的,更别说还有英语和数学那海题量……他内心留下了委屈的泪水,表面龟裂的表情慢慢拾了起来。
“我过了,老爸。”俞非过去牵着老爸的手,开口道。
别说了,老爸看你表情就知道又成了。
“校长说让我明天去六年级二班报道呢。”不自知的俞非,不顾老爸的悲伤,继续“嘚瑟”。
得……以后就是自家女儿初中要跳级,他也不敢不相信了。
只是,他心里一闪而过的疑惑—
这闺女,真是他的娃?
忙摇摇头,甩出脑壳里不合时宜的想法。
“老爸,你怎么了,是头痛吗?”俞非关心地看着老爸,以为他是没睡好头痛。
“没有,老爸头不痛。”这闺女,肯定是他的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