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啊小非,吃了吗?没吃让你爸给你也来碗,这鸡汤面啊,属你家这味最正。”
俞非记性好,来过的都认识,有筒子楼里的,有周边上班的,因为嘴甜,连附近的工人里,俞非也有打得上招呼的。
大家都很喜欢这个漂亮的小姑娘。
听说门口那副画就是她画的。
天老爷哟,这么好看的画,小姑娘太有本事了。
好多人是先被门口那副大画吸引过来吃的,进而才是被口味留作回头客的。
毕竟好多人宁愿自己买菜煮碗面条,费那个钱在外面吃做啥。
可好多来过的人,回去再吃自己做的面条就变得寡淡无味。
索性,那些领着退休金,独自居住的老头老太就来这儿吃早饭了。
也费不大个钱。
那些上班的人也是这样。
至于那些工人,坚信语录里“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平常就是吃得比一般工人好,炒菜炖菜的,可现在好又来一开,物美价廉不说价廉,但不比那些炒菜炖菜差,还便宜些。当然选择这个了。
自打推出了炒饭,工人们还会人手一份留着中午吃,大夏天的吃着冷点也没事。还免了出去买饭奔波,多了休息的时间。
“姐姐,你画得好漂亮啊。”
俞非正在专心作画,突然一个奶声奶气的声音响起。
抬头一看,站她桌边的,是一个穿着红色儿童套装,大约四五岁左右的小弟弟。她记得刚刚还没看见过他,估计是刚来的客人,正想着,一个桌子前的女人转过头,正看着这边。
“小豪,过来吃面条啦。”
俞非见小朋友不走,拿出一张,递给他,“送给你,小弟弟,快去吃你的面条吧。”
“谢谢姐姐。”小孩高兴地回到女人身边,俞非还听得见小男孩说,“这是小姐姐给我的,妈妈妈妈你看好漂亮,跟门口那个大的一模一样。”
俞非想应该是新顾客,还不知道门口那副画是她画的。
没错,俞非又琢磨出一个点子。
把店面的那招牌画画小一点,当然也稍微简单一点,没像门口那副这么精致。用来宣传。
这时,人们的广告效应还没深入人心,俞非发现来的客人基本都是周围的附近的。而她,要做的就是用有限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拉更多的客人。
来店里吃饭的,满五块钱送一张小画,这些画流出去,就可能被更多的人知道。
要知道这时候,遇到好的东西,人们不免向亲戚朋友分享,漂亮的画很能让人们记住。顺便记住彩色勾勒的店面地址。
这一波操作,俞爸三人又心服口服。后面“慕名”来的人,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