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意味着,欧洲各国的商船,与大明的商船根本就没有竟争力。
时间越久,欧洲与大明的差距不是越反而是越大,不过欧洲也不是一片黑暗,至少在威尼斯与罗马联合王国,这个国家的首任女王是凯瑟琳,也就是大明皇帝与海伦娜的女儿全景柔。
威尼斯城成了欧洲最繁华的大都市,金融中心,而且拥有着大明之外最强大的舰队,最多的汽车、最多的卡车,大明拥有的发电厂,威尼斯同样也有。
只不过,威尼斯与罗马现在没有军队,他们必须接受大明军队的保护,威尼斯王国有一支旅级规模的海军陆联合部队,这支部队拥有着让欧洲望眼欲穿的装甲厂一百二十余辆,拥有着他们嫉妒的战舰,还有数不尽的财富。
鼎新十六年十月,位于伦敦的伦敦大教堂殿外。
此时一身戎装的元帅、上将多达一百多名,这些全身戎装的将军们神情严峻等候着教皇的命令。
现在欧洲要想摆脱大明的控制,只有一个机会,拿下大明在欧洲的跳板,也就是威尼斯,只要占领威尼斯,欧洲就可以实现技术上面的突破,实现跨时代的突破。
最让他们无法等下去的原因是,大明每年会有上万人的留学生名额,这些学生跑到大明,不是因为特别出色,可以留在大明,就是到时强制遣返。
尽管如此,他们都成了明吹,大明的制度好,大明的文化好,大明的先进,欧洲都是垃圾,都是人渣。
这个现象让欧洲各国感觉到恐慌,他们还记得上帝之鞭,还记得蒙古的铁蹄,更记得大明的舰炮,再坚固城池,也扛不住那雷霆一击。
教堂的大门缓缓开启,里面传出:“教皇到!”
“恭迎教皇陛下,陛下万岁!”
“教皇神谕!”
“您的忠诚的仆从们听候您的旨意!”
“庞贝元帅,你率领你的部队,伺机劫持大明的万吨巨轮,在通过黄金水道的时候,将其凿沉在黄金水道内,让大明的舰队,无法抵达欧洲!”
“庞贝遵命!”
“罗伯特将军!”
“仆从在!”
“你负责联合奥斯曼人、拉伯伯人、还有印度人,告诉他们,大明人是我们共同的敌人,他们伺机制造动乱就可以了,反正他们也靠不住!”
“温斯顿公爵,大不列颠皇家海军担任侧翼佯攻威尼斯!”
“遵命陛下!”
“波利瓦诺夫”
随着教皇的一条条命令发出,这些命令干净利落,绝不含糊,这正是铁血教皇的风格,他指明一个方向,大家努力去做,不管用什么办法,只要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他不会干涉的。
接到命令的元帅、将军、公爵们热情满怀,大声应诺。
教皇的目光落在尼古拉身上:“尼古拉,你的任何更为重要,你马上接手六千艘战舰,加紧训练,尽快形成战斗力,这是我的战略预备队。”
尼古拉先是一愣,随后狂喜。原本以为这场大战与他无缘了,没想到居然作为战略预备队。
要知道,集合欧洲各国的力量,仍不足以对抗大明帝国,大明帝国的实力,可以轻松碾压这个世界所有人的敌人。虽然说欧洲各国都是各有所长,比如说,荷兰和英国的海军,瑞典的重装步兵、波兰的翼骑兵、当然还有法国陆军。这可是欧洲第一陆军。
如果没有大明军队的出手帮助,西班牙人还真不是法国的对手。
但是,这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他们都不知道大明会爆发多么强大的力量,要知道那可是一个拥有着三亿两千万人口的庞大帝国。
此时的大明,除了占领了亚州大部分地区,还占领了北美和南美,包括非洲,可以说,除了欧洲之外,大明就可以统一全球了。
这是他们最后背水一战的机会,要么死得无声无息,要么死得轰轰烈烈。
随着教皇的命令下达,整个欧洲开始行动了起来,这样团结的欧洲,还是十字军东征时期,这同样是一场圣战。
而且比上一次的圣战更加危机,这不仅仅是为了上帝在战斗,也是为他们自己在战斗力,毕竟,没有人喜欢当孙子。
与大明不一样,大明的实力太强了,强得让人窒息,让人绝望。也只有他们这些上帝最忠诚的信徒,才敢舍生一搏。
随着欧洲的战争机器隆隆开动,整个欧洲变成了沸腾的火山口,教皇望着纯洁的天空,既没有热血,也没有恐惧,有的只有莫名的惆怅。
“上帝保佑!”
整个欧洲卷入战火,这样可怕战争,是对还是错?
就在欧洲战争机器开动的时候,大明帝国都城北京城天安门的城楼上,进行着一场声势浩大的阅兵。
阅兵之前,首先是进行授勋。
许久未曾露面的大明帝国皇帝,此时一身戎装,目光咄咄的道:“大明帝国建国至今,一半的岁月都战争中度过的,朕也要关起门来过日子,朕也希望天下太平,可总有刁民想害朕。大明帝国从来不惹事,但是大明帝国从来不害怕战争。”
在城门楼下之下,站着三十七个方阵,分别代表着大明帝国陆军的十六师,海军的十四个综合打击舰队,包括皇家近卫军、皇家空军的部队代表。三万七千余名将士,巍巍列阵,三万七千余支装着刺刀的步枪,对准了天空。
“大明帝国皇家海军、皇家陆军、皇家空军出现了无数永垂千古的英雄,也涌现了名扬世界的将军,他们的名字已经列入史册,铭刻到我们民族记忆的深处,永远不会遗忘”
在全旭的长篇演讲结束之后,全旭将一枚象征着元帅令牌的金质令牌递给戚元弼:“祝贺你,成为大明帝国第一位陆军元帅!”
“为陛下效忠,为帝国效劳!”
“祝贺你,成为帝国最年轻的元帅!”
袁宗第大声说道:“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大明领土!”
全旭接着再次授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