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谢韫玉带着奏章上朝,如泣如诉,把自己的报国之志渲染的惊天地鬼神,齐帝十分感动,不仅当场批示,还赐他黄金百两,谢韫玉如愿以偿去了北洛县任职。
秋色渐浓,节日的喧嚣还未远去,仿佛一切都是岁月静好的模样。到了九月下旬,江南江北阴雨不断,帆江水位暴涨,两岸堤坝的缺口便有十余处,帆江沿岸四十州县全部化作一片汪洋。江南江北上的奏折,像雪片一样,砸在了大齐皇帝的御案之上。
灾情猛如虎,朝野震恐,这样的天灾百年不遇,史册上也不曾记载过这样的规模。齐帝面色阴沉,庭下众臣缄默不语,这种状况已经持续了半盏茶的时间,谁也拿不出行之有效方案。
齐帝道:“众卿都是大齐的智囊栋梁,此刻正是国家危难之际,还望众卿畅所欲言,共同商讨治水之法。”
工部尚书迟疑良久,奈何治水一事与他干系重大,头一个出列道:“启禀陛下,臣查阅了工部治水史料,发现前朝就有一次特大水患,由前朝禹王负责治水。”
众臣不及反驳,齐帝先否决道:“朕知道此事,前朝禹王搬走半个国库救灾,到灾区后,为了时刻观察水患,先在堤坝附近建了一座塔楼,可笑建成第二日就被洪水冲毁。这种无知的庸碌之辈,有什么好借鉴的?难道朕同他一样蠢?”
工部尚书立刻跪地求饶表忠心,齐帝摆手,恕了他的罪,继续问众臣:“从前水患都是由属地总督负责调度钱粮,安置百姓,但这一次非比寻常,五州总督联合上书,迫在眉睫!谁还有法子,但说无妨。”
孟鹤鸣想好措辞,出列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如今水患势头正盛,非人力可扭转,不如先安置百姓,待水患自行退去,再做计较。”
“你且细说”
“臣以为,水患既成,且江南江北雨势不减,照这个势头,帆江水位在短期内不会下降。但百姓的生计却是现下最该解决的。如何安置?如何分口粮?病重之人如何施救?被困之人如何救援?这桩桩件件若不解决,百姓死伤更甚,到时尸横遍野,处处汪洋,才更可怕。”
齐帝又问:“若水灾迟迟不退又该如何?”
“历来江南江北连续阴雨,从未超过月余,再者江南地势低平,即便什么也不做,洪水自然会沿着低平处入海。故而只要撑过一月,天一放晴,帆江水势退去,到那时再派人修堤坝,排洪水,重整家园指日可待。”
齐帝大笑:“好好......哈哈......孟卿年轻有为,不愧为书院魁首!”
这时二皇子出列道:“父皇,儿臣也想替父皇分忧。江南江北向来是国库钱粮要地,儿臣前往,其一可表示皇恩浩荡,其二也能做父皇的耳目,若有异动可直达天听。”
太子一直低头不语,他这个二弟心眼极多,早不说晚不说,偏等孟鹤鸣说完才跳出来摘现成的桃子。此次大灾是齐帝一块心病,若差事办好了,自然大功一件,若办不好,把罪责往孟鹤鸣身上一推,再声泪俱下的谢罪一番,父皇也不会重罚,简直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
“准了!”齐帝欣慰的瞧着这个儿子,这孩子一直稳重,从不与太子争锋,派他出去也稳妥,正好历练,“命二皇子萧煜为赈灾都督,掌管赈灾一切事宜,孟鹤鸣为赈灾司马,辅佐二皇子赈灾。”
受封当日,二皇子便与孟鹤鸣从下午一直道到天蒙蒙亮,两人才趴在书案上小憩了两个时辰。
简单吃了早膳,两人又对了需要带走的用物品类,确认无误,抽调北大营三百将士护送辎重离京前往灾区。
江南江北受灾的消息,传遍了大街小巷,京城百姓也心有戚戚,在街头巷尾议论纷纷。孟青宁自然也得了消息,孟鹤鸣走之前修书与她,所以她现在更忧心兄长的境遇。
众所周知,古代的科学技术有限,更别说专业的救灾重器。救灾这种事,一向是与老天爷争命,现代世界亦不敢说无人伤亡,在古代就更难了,成千上万的人口说没就没,那样的场景,用触目惊心四字都不足以形容其惨烈。
收到书信的第二日,孟青宁便匆忙回家去了。最近朝野上下都是一片忙碌,据说国库掌库愁白了头发,每日在朝堂上呼天抢地,谁也别想从他手里抠出一粒银子。孟启所在的中书令也忙的昏天黑地,每天处理全国各地来的奏折,经过他们筛选后,分门别类上呈到御前。
孟鹤鸣走的当天,秋氏便去寺里请了一尊菩萨,这些日子吃斋念佛,保佑孟鹤鸣万事顺遂。孟青宁一回来,秋氏终于有了宣泄的出口,拉着她说了许久的话,把心底的担忧和焦灼,都说了出来。
孟青宁劝她道:“母亲放心,兄长吉人自有天相,咱们现在先打起精神,照顾好身体,免得生了病让兄长分心”
秋氏点头,脸上的愁容也消减了不少。晚上孟启回来,孟青宁问起灾情,孟启也是长吁短叹,声称从没见过这样的水患,简直不给江南江北的百姓一丝活路。
如此又过了七八日,孟青宁每日在家陪着秋氏,抽空打听孟鹤鸣的消息,据说孟鹤鸣他们建了许多大营安置百姓,目前还孙算顺利。孟青宁把消息告诉秋氏,秋氏高兴,又多念了一个时辰的经。
“驾驾......八百里加急,行人让道!”傍晚一红衣斥候,扬鞭快马,背着从灾区带来的急件向皇宫而去。当晚,孟启便被一道圣谕叫到宫里去了,再回来已是深夜,孟启面色苍白,眼中含泪,两股颤颤全靠管家吴伯扶着。
秋氏和孟青宁都没睡,都在前院等着,见父亲这副模样,心头升起了巨大的恐慌,秋氏含泪抓着孟启的胳臂,问道:“是鸣儿出事了?是不是鸣儿?”
孟启哽咽道:“急报上说,鸣儿病重,已经下不来床了。”
秋氏闻言犹如五雷轰顶,跌坐在地,痛哭道:“我的鸣儿,谁来救救他!”
孟青宁太清楚这老两口在孩子身上的心血,若孟鹤鸣没了,秋氏一定承受不住!孟青宁看着哭作一团的双亲,头上刺眼的白发,让她心痛难抑。
“父亲,母亲,你们放心,我一定把兄长活着带回来!”
秋氏哭道:“你兄长才病倒,你又要去!你是打量着我这口气还在,想气死我吗?”
孟启也道:“断没有让你一个姑娘出门的道理,明日我去!”
二老态度坚决,孟青宁知道这个时候不能硬来,还要想办法偷溜出去才行。
秋氏熬了半宿,又大哭一场,孟青宁把她哄睡,天都蒙蒙亮了。时候不早了,孟青宁洗了把脸,又留书一封,收拾了一些用物,便偷偷从孟府后门溜了出去。
她蹑手蹑脚生怕惊动后守夜的老王,背着包袱一路小跑,闪身进了一个巷子,被一团黑影吓个半死。
孟青宁下意识一声尖叫,只是还未出口,她便被人捂上了嘴,那人道:“孟姑娘是我,庞飞。”
孟青宁挪开他的手,惊讶道:“庞飞?寒公子也来了?”
庞飞道:“我家公子已经备好了马车,姑娘快上车,别耽误去江南。”
孟青宁脱口而出:“什么?寒山也要去?”
庞飞饶有深意的瞧她一眼,道:“公子得了消息,知道姑娘要去,便早早过来接你。”
这话说的让人窝心,孟青宁这时候真是有被他暖到,什么叫雪中送炭,如果他不来,孟青宁这个时候肯定要满世界找马车,浪费许多时间。
马车就停在巷子口,孟青宁没有一丝犹豫便上了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