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们朝着武陵兵杀了回去。
蔡奇这些人,原本就是前线退下来的败兵。
不少败兵在逃亡的时候丢盔弃甲,连个趁手武器都没有,他们只能提着水桶参战。
而且,这是一支仓促成军的部队,兵员之间根本就没有默契和配合,无法形成战斗力。
将士们赶到战场之后,不仅无力阻拦敌人,反倒被杀的不断败退。
和江东军做比较,武陵兵就显得游刃有余。
武陵兵不仅守住了立足点,兵员大量涌入,还有余力在厮杀的同时四处放火。
看着身后虎视眈眈,警戒着将士们的队率,蔡奇异常小心。
虽然打定逃跑,但蔡奇绝不会做第一个逃兵。
心里有了主意,蔡奇的身体却不自觉的开始远离前线,并且,做好随时逃命的准备。
武陵兵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放火上,一时间,倒也没有人对蔡奇这支部队发起反击。
蔡奇这群乌合之众却自己乱了。
不知道谁先动的手,总之,有士兵朝身边的战友出手了。
士兵们原本就人心惶惶,同室操戈让整支部队瞬间崩溃。
所有的士兵都拔出武器,警戒身边的战友。
蔡奇准备向伍长靠拢的时候,他亲眼看到,刚刚与自己相谈甚欢的一名老兵,竟然拔出刀子,偷袭了伍长。
伍长没能及时做出反应,手臂中刀。
如果不是蔡奇、黄升及时上前护卫,伍长只怕会被补刀杀死。
伤人的凶手意识到无法得手,迅速转身,躲进人群中。
要说这一切只是个巧合,蔡奇是绝对不愿意相信的。
至少那砍出第一刀的士兵,必然与武陵兵有关。
即使不是混进逃兵队伍中的敌兵,也必然是早已变节的叛徒。
混乱迅速开始扩大,战场上回荡着队率声嘶力竭的呵斥声,却无法再重振将士们的斗志。
伍长依旧没有从遇袭一事中反应过来,捂住受伤的手臂,呆呆的望着行刺者离去的方向。
蔡奇知道,逃跑的时机成熟了。
他招呼了黄升,却没有理会另外一名同伍士兵。
蔡奇背起伍长,黄升拿着刀在旁护卫,三个人迅速北撤。
三人只想尽可能的往防线内撤退,远离混乱的战场。
几人离开的时候,蔡奇耳边依旧回荡着队率那声嘶力竭的叫喊声。
这些喊声在嘈杂的战场里,显得格外无助。
厮杀声渐渐减弱,蔡奇终于见到了成建制的江东军。
防线注定会失守,但是江东军依旧还留有预备兵力。
不少队伍还没有溃败,相反,他们还收拢了溃兵,在防线中部原地布防。
这些士兵虽然没有办法借助防御工事的地利,但是,拖上一段时间,策应江东军的败兵退守下一道防线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那时候,友军会以一种更有把握的方式参战。
而且,这些部队大多没有参加战斗,将士们既不是败军,又不是溃兵。
这些严阵以待的将士让开了一些通道,任由溃兵通行。
蔡奇三人毫不犹豫,进入通道中,朝着最后一道防线奔跑。
蔡奇一度觉得,有了身后的战友,自己可以放慢速度,缓慢撤退。
但是,意外再次发生。
通道里的不少将士就像约定好一样,同时动手,朝着两侧整装待发的江东军杀了过去。
贸然遭受这场意外袭击,江东军死了很多人。
蔡奇隐约听到愤怒的统兵将领下达了消灭溃兵的命令。
就这样,武陵兵主力还没有赶到现场,江东军自己乱了起来。
蔡奇大声高喊,希望提醒身边的将士不要中了武陵兵的诡计。
但是,他的劝阻声很快淹没在了厮杀声中。
原本只是怀疑,现在蔡奇很确信,必然有一批武陵兵伪装成了溃兵,在江东军的防线里作乱。
但是,这个猜测察觉得太晚了。
作为一个小人物,蔡奇能做的,也只有带着伍长躲避,保住自己和伍长的性命罢了。
避开身边的刀剑,三人不再停留,朝着远方的最后一道防线逃亡。
蔡奇一行很快逃离了混乱的战场,三人都在逃亡过程负了伤。
回首望去,原本江东军整齐的防御军阵已经混乱不堪,战场上回荡着厮杀声,武陵兵的主力似乎已经到了。
确认江东军即将战败,蔡奇三人头也不回的加快速度。
三国志廖化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