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北极光行动 第四更新书求(1 / 1)鸢尾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42年下半年的时候,德军在正面战场越来越明显的兵力不足的问题开始显现。

此时,德军各条战线的战斗都进入到了最激烈的时刻,每条战线都需要补充大量的兵力,可帝国的人力资源已经接近枯竭,且武器装备的生产已经到达极限,有些跟不消耗速度了。

这种情况导致德军几乎处处缺兵,而毛熊在遭到初期的惨重损失之后,这一年以来已经逐渐的恢复过来,他们动员的部队变得越来越多。

林羽很清楚,在43年年初,德军不仅是在南边的斯大琳格勒战场遭遇了惨败,在北边的列林格勒战场也遭到了失败!

43年1月,通过火花行动,苏军已经彻底打通了通往列林格勒的道路,大量物资和军队进入到了列林格勒这座孤城,德军的围困计划彻底失败,帝国在北线战场的失败已成定局。

所以对于帝国而言,如果想要打赢这场战役,首先要做的,就是在苏军展开大规模反击之前,利用这最后两个月的时间,彻底的切断连接城内城外的这条公路,彻底的斩断城内守军的物资补给通道!

只有彻底切断城内守军的补给通道,才能快速的削弱他们的战斗力,从而为德军攻占这座城市创造机会。

而且,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南线战场,斯达琳格勒战役的战斗愈发的焦灼,苏军已经在德军的侧翼集结大量的军队准备展开反击,一旦让他们准备完毕,那么南线的那一百多万德军的处境就危险了。

历史,包括保卢斯的第六集团军在内,有大量德军都在这场战役中损失掉了!

这些精锐军队的损失,对于本就已经严重兵力不足的帝国而言,更加雪加霜!

所以,曼施坦因不仅要在北边取胜,而且还要速胜,这样的话他才能腾出手来,去解救南方的友军。

看着在炮火中挣扎逃窜的毛熊士兵,林羽的表情依旧十分严肃,看去丝毫没有因为己方取得的巨大战果而感到兴奋或者是激动。

继承了曼施坦因的能力之后,连自己的性格也一起受到了影响,林羽很明显的感受到自己变得镇定和沉稳了许多。

曼帅真不愧是策划和指挥过百万人大军作战的顶级名将,面对这种场面,旁人或许早已大惊失色,但是他却他镇定自若,内心没有出现一丝丝波澜。

而且现在还不到庆祝的时候,他们并未取得绝对性的胜利。

“运输部队遭到袭击,施吕瑟尔堡和锡那嘉文诺的苏军应该坐不住了吧?”

曼施坦因端着望远镜,站在一处小山坡,向远处的拉多加湖处眺望。

算算时间,应该差不多了。

于是便对身旁的侍卫官哈尔塔说道:“给左翼的第三十军军长扎尔穆特发电,让他的部队不要擅自行动,等待我的进一步命令!”

“是,将军!”

年轻的侍卫官敬了一个军礼之后立刻小跑着离开了。

曼施坦因的目的不仅仅只是消灭这一支苏军的车队而已,这支车队的规模虽然不小,足足有近六百辆卡车,运载着超过八千吨物资,足够城内的毛熊人使用一个星期。

摧毁他们,的确可以给城内的毛熊人制造不小的麻烦。

但是,仅仅只是干掉对方的一支车队还不够,因为毛熊人很快还会派出第二支、第三支……车队过来。

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的填补这支车队遭到袭击所产生的空缺,而且,下一次,护送车队的可能就不只是一个师了,苏军极有可能会出动一个军,甚至是一个集团军!

而且,他们甚至会主动进攻,将安全线向南进一步的扩大,确保己方运输线免受袭击!

所以,仅仅只是干掉一支车队是不行的,想要彻底的切断这条通道,必须要占领这条通道南北两侧重要的据点,让这条公路处于德军的控制之下才行!

这两个据点一个位于北方,叫做施吕瑟尔堡,一个位于南方,名叫锡那嘉文诺。

围绕着这两处据点,苏德双方曾经爆发过异常激烈血腥的战斗,双方在这里都付出过惨痛的代价。

而最终,在苏军不计代价的猛攻之下,这里在两个月之前被苏军拿下,只不过德军一直在反击,苏军对这里的控制并不牢固,且南方的锡那嘉文诺还在德军的手中,德军的炮火可以直接威胁到公路的车辆,所以这条公路对于苏军而言才会如此的危险!

而一旦让德军拿下南北两个据点,这条道路就被彻底切断了!

这样一来,在拿下这两处据点之前,毛熊再也不可能使用这条道路了。

车队无法通过这条道路,带来的影响就是城内的守军会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没有外界的物资补给。

如此一来,守军的斗志、士气必然会受到影响,而补充不了物资,守军的粮食、油料甚至是武器弹药都支撑不了多久。

所以对于德军而言,在苏军猛攻这两处据点的时候,就是他们对已经断绝了物资的列林格勒发动总攻的绝佳时机!

而这,才是曼施坦因的真正计划!

他的目的,始终是拿下列林格勒这座城市!

目前看来,这个计划的第一阶段已经取得了成功,现在就看苏军是否会倾巢出动,来救援这支车队了!。

“将军,我军的左翼出现苏军的援军,兵力大约在五万人以,看番号好像是苏军的第六十七集团军。”

终于来了!

双十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11月11日到11月13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