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二章(2 / 2)草灯大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夏知秋见状很是感动,既然她不肯走,那就留一留,待日后真的出事,她也可以寻人将小翠送走,保她周全。

赵金石一听是掉脑袋的事,自然不愿意追随夏知秋:“我只是想跟着你混口饭吃,可不想没命。”

夏知秋早知道赵金石是贪生怕死之徒,不过他为自个儿做打算,倒也没错。

因此,夏知秋道:“那赵主簿就辞官返乡去吧,谢先生给你准备了一千两银子,也够付你这十来年的俸禄了。拿着这笔钱,衣锦还乡,娶一房媳妇过日子,可不比在衙门勤勤恳恳数十年不得高升要来得美?”

赵金石寒窗苦读十来年才考上的官,要他年纪轻轻致仕,谁能乐意?商不如官,谁会甘愿去当低一等的人呢?

赵金石不满地道:“夏大人,您这不够厚道啊!我好歹跟了你差不离五年了,敢情你要升官发财了,就让我辞官返乡啊?这没道理啊!我看您说什么掉不掉脑袋的事儿,也就是您高升了,不想带我一道儿混了,又见不得我有好日子过,想逼我走呢!你这心儿够黑的啊,咱哥俩这些年不说过命的交情,也有几分真心在里头,你就这样对我?”

夏知秋见他误会了,此时耍起横来,怎样都不乐意走了。

她头大如斗,气得嘴角都要起燎泡了:“赵金石!你说我至于这样见不得你好吗?!我是真想保你一命,你可别不识抬举!要不是真把你当兄弟,我会给你指这一条明路?你当我不知道逼你辞官这事儿有多不靠谱?”

赵金石何时见夏知秋发这样大的脾气?她苦口婆心劝慰的模样不似在造假。

可是逼同僚辞官,这也太蹊跷了吧?

赵金石也叫屈上了:“就算你有苦衷,不想牵连我。你也得说说是怎么一回事儿吧?不然咱们可怎么选啊?”

夏知秋咽了一口唾液,思忖了许久,明白赵金石看着鸡贼,实则不是什么坏心肠的人,值得信赖。

于是,她一咬牙,道:“就这么说吧。我打个比方,你们别往心上去记。我是女儿身,谢先生呢,则是被朝廷通缉的杀人凶犯。”

此话一出,小翠和赵金石都惊呆了。

这看起来不是玩笑啊,分明是夏知秋借着玩笑的话,将实情说出口啊。

这样恐怖的事情,没个防备,哐当将他砸了个正着,让人如何招架?

赵金石打量了夏知秋好几眼,觉得她确实可能是个姑娘家,毕竟男人哪能长得这么美啊。

小翠听得这些话,倒是释然一笑,道:“夏哥哥也好,夏姐姐也罢,于小翠而言都没什么大不了的。夏知秋乃是小翠的救命恩人,我知晓这一点便好了。若是夏哥哥此番上京,是为了帮谢先生洗刷冤屈,那么小翠也想一同前往。谢先生和夏哥哥一同搭救的小翠,于我也有恩,此时正是报恩的时刻。”

小翠认主,跟了谁就是谁,撵都撵不走。

别说夏知秋了,就连谢林安也有些动容。若是有机会,他定然会赠小翠一条好出路的。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这样的忠仆,属实难得。

赵金石细细一分辨,也察觉出一些端倪来。难怪谢先生操持京都口音,又孤身一人来的吉祥镇。也难怪夏知秋平素不和他去逛青楼,也不一同去澡堂里搓澡。

草蛇灰线,此刻才显露出来,逐渐布成了一张大网。

夏知秋没能适应将秘密告知旁人,此刻威胁赵金石,道:“你就算察觉了什么,也甭想往外告密。要是牵扯到我身上,我就说你知情不报,是包庇罪,要死咱俩一块儿死。”

赵金石闻言,忙瞪了夏知秋一眼:“我是那种人吗?你就这么想的我?我又不蠢,怎么可能往外说?难怪你逼我辞官了,你俩这一个欺君之罪,一个牢狱之灾,撞上哪个都让我吃不了兜着走啊。”

赵金石叹了一口气,道:“也罢,辞官就辞官吧,反正做着这主簿,不能升官发财,也没个意思。不过我这返乡费和封口费,光是一千两可不够啊!”

见赵金石还想拿捏她的把柄趁火打劫,夏知秋的气便不打一处来。

她骂道:“好你个奸贼!”

说完,两人又扭打到一块儿,互相扯头冠。

小翠与谢林安冷眼旁观,很是无语。

最终,赵金石拿了谢林安一千五百两银子,真的给上级官员递上了解印书,以“身体不虞”为由头,辞了官身。

像赵金石这样正值壮年辞官的极为少数,大家都猜测他可能是真的命不久矣,所以才放着官不当,要返乡过为数不多的日子的。

不过,早些年,圣上就下诏:“自愿解冠者,不分年岁,俱令致仕。”

因此也没人会刁难赵金石,求着他当官。

夏知秋佩服于赵金石的豁达坦荡,却不知他才是自觉捡了便宜的那一个人。

赵金石白拿了这么多银两,盘几个商铺,买个院子,一辈子听曲儿逗鸟,吃穿不愁。这是何等的美事儿,谁还想着当官呢?

赵金石原本想着“告老还乡”,可是看到小翠在伙房里忙里忙外的贤惠模样儿,不知为何,他又想多留些时日了。

赵金石委婉地和夏知秋道:“要不我跟着你们上京都看看?反正如今无事发生,等到真的出事了,你提前和我吱个声儿,我寻到下家再走也不迟。”

夏知秋一听还感动得眼泪汪汪的,没想到赵金石临走之前,还顾念着他们之间的交情,想再观望一下局势。

奈何赵金石只是想再多花一些时日和小翠培养感情,真出事儿了,他不是夏知秋的下属,无需连坐受罚。到时候他以“照顾小翠”之名,把媳妇儿也拐到手,两人带着钱财跑路过逍遥日子,岂不是美哉?

自此,心怀鬼胎的赵金石,也加入了上京之旅。

性格迥异的四人组,就此凑齐了。

与此同时,此前凤尾镇任主簿一职的梁三爷怀恨在心,将夏知秋身侧可能藏有朝廷通缉凶犯一事告知黄州知府。

不过知府大人岂是个蠢材?单凭一枚玄龟玉佩如何断定那人是凶犯?何况他可不想贸贸然上报朝廷,引得鹰犬一般的大理寺闻风而来。万一没查到凶犯,倒是抓住了他的小辫子,又该如何是好?因此,知府大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糊弄过梁三爷,绝口不提此事。

谢林安阴差阳错避开一劫。这件事,也就作罢了。

吉祥县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