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项羽此战必败,他已经时日无多了,我何苦要留在楚军大营之中等死?”
苏念也是这个意思,他不想韩信留在这里等死,正好现在项羽才揍了韩信,也有了离开楚军的原因。
“别当兵了,回淮阴去吧。”
“不行,我回淮阴做什么?我还没有建功立业,我不能回去。我今年才二十四岁,难道我要回淮阴养老吗?”韩信说着他认为理所应当的话。
“那你不回淮阴,你到底想做什么?”
苏念觉得这韩信有些离谱,这年代的人在苏念看来都是相当早熟的。比如子婴三十来岁,他的儿子都十五六了。再比如项羽也才比韩信年长一岁,就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
更别提修远,小屁孩的时候就跟着盖云到处杀人。
怎么到了韩信这里,明明都已经二十四岁,还眼高手低无法认清自己呢?
作为兄长的苏念觉得自己有必要劝劝这个与自己还算有缘的年轻人。
“我当然得趁着年轻把该做的事都做了,要不然老了就只能后悔。苏兄,我这一两日倒也仔细想了想。现在刘邦不是一路往西边进军了吗?这刘邦年纪大,做事肯定稳重,不至于像项羽这般倨傲。而且刘邦出身还低,也不至于像项梁叔侄这般看不起人。所以我想去投奔刘邦,你觉得意下如何?”
“好啊。”苏念想了想,现在刘邦那边应该挺安全的,毕竟有张良萧何这些聪明人在,趋利避害肯定没什么问题。
不过按照韩信这眼高手低的性子,刘邦的军营就能容得下这种人吗?
于是苏念说道:“这样吧,其实我在刘邦的军中也是有熟人的,我帮你写封信,到时候你就拿着这封信去找张良,他应该会帮你在刘邦军中谋一个不错的职位。”
“不是吧苏兄,你怎么到处都有熟人?你所说的张良就是当年在博浪沙惊天一击的张子房吗?”
韩信当然也是听过张良的大名的。当年张良刺杀秦皇的时候,韩信只有十三岁,在那个年纪,听到有人敢以肉身去刺杀皇帝,并且事后还顺利的全身而退了。心中怎么可能不对张良产生由衷的崇拜。
“那可不,你先去刘邦那边混着,要是还不行的话,咱再换个地方。我别的东西都没有,唯独就是认识的人多。”
苏念立刻写了一封亲笔信,当然,信是给张良的。以刘邦对张良的重视程度,为韩信在军中谋一个无关紧要的职位实在是小事一桩。
韩信这下也不觉得自己的屁股疼了,他把苏念写好的书信小心翼翼的放进了怀中。
一天之后,韩信的伤势虽然还没好利索,不过他仍然固执的向钟离眛告了别,急着去投奔刘邦大军了。
而项羽也是因为不知道韩信到底和苏念是什么关系,生怕苏念会责怪自己把韩信狠狠揍了一顿,他之前在安阳又欠了苏念一个人情,更别提还有苏念以及小晚救了虞亦卿好几次。所以项羽这几日才会刻意的避开苏念。
不过苏念有要事要和项羽商议,在他采取守株待兔之后,总算是等到了项羽本人。
眼看着躲不过了,项羽笑着说道:“怎么,先生是来找我兴师问罪的?不过我先说好,要不是那家伙辱骂我的叔父,我一定会给先生这个面子的。”
在项羽看来,苏念是一个爱恨分明有仇必报的主,就拿宋义借齐国使者之手刺杀小晚一事来讲,固然刺杀没有得手,小晚姑娘甚至没有伤到一根毫毛,可苏念还是亲自追杀三十多里,把包括宋襄在内的那十多号齐国使者全都杀死了。
后来也借着自己的手除掉了宋义,可以说是斩尽杀绝,不留任何活口。项羽丝毫不怀疑就算不假借自己之手,苏念也会找机会暗中杀掉宋义的。
“项将军指的是韩信吗?你误会了,韩信这家伙本就眼高手低,人也没多大本事,之前我推举他到项梁公帐下也只能当一个看守粮草的小卒。后来侥幸逃得一条性命,我又劳烦钟将军帮韩信在军中谋了个无关紧要的执戟郎中。没想到他惹到将军生气了,说起来应该是我替他向将军道歉才对。”
听到苏念的话,项羽有些错愕的说:“先生真不是为了韩信之事?”
“当然不是,韩信此时应该已经离开楚军大营了,天大地大,我也不知他去往了哪里。说到底,我和他也只不过是凑巧有些缘分而已。不说这些,我找将军其实是有更加重要的事。”
“先生进来说话。”项羽连忙把苏念请到了帐中。
近来范增相当嗜睡,此时天色已经不早了,苏念觉得应该没什么可能会遇到范增,所以他放心的跟着项羽进到大帐之中。
“将军,你可有对付秦军的对策了?”
“当然没有,这诸侯联军简直可以说是名存实亡。”一提起这个,项羽顿时满腹火气,他忿忿不平的说:
“前几日我请各路诸侯来我帐中共同商议灭秦大计,可谁知他们就像是串通好一样,个个都说是感染了风寒,随便派了个使者来应付我。这帮家伙简直就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没有一点好处,他们是不会轻易出兵的。可现在是讨要好处的时候吗?不能齐心协力,终将被秦军各个击破。”
说着说着,项羽的情绪忽然变得非常激动,因为他想起了一件事,当时在安阳他因为无法接近宋义而感到头疼不已的时候,苏念非常及时的献上了宋襄的人头。
此情此景何其相似,难道苏念已经有了破敌之计?
站起身来的项羽微微弯腰,恭敬的抱拳说道:“还望苏先生指点一二。”
“指点不敢当。”苏念连忙扶起了项羽,他神秘莫测的询问:“不知为何项将军如此执意要借力于各路诸侯?”
“这是亚父的意思。我军与秦军实力相差过大,而且秦军已经在巨鹿屯兵如此之久,肯定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要是没有其他诸侯相助,这仗怎么打?”
“范老先生足智多谋,见识卓绝,我本不应该质疑他的想法。可事到如今,我有一言不得不告知将军。
老先生已经七十多岁,他太老了,难免稳重有加而进取不足。一味的求稳本来没错,可我军面对秦军明显是以小博大,仅仅凭一个稳字,根本无法吞下这支秦军主力。”
项羽若有所思的回味着苏念的话,他沉声说道:“那按照先生的意思,我们应该靠什么才能击败秦军?”
“勇!想要攻破秦军主力,唯有以勇武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