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0章 火上再浇点油(2 / 2)人见人eye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不过苏念就在此处,所以范增立刻询问起现在到底是什么状况。

苏念回答道:“老先生,项羽已经进去了。你放心吧,这件事可以顺利解决掉了。”

“糊涂。”范增懊恼的说:“你准备怎么解决?我不知道你给项羽出了什么主意,让那宋义肯单独面见项羽了。可就算项羽此时拔剑在帐中杀了那宋义,帐外的这些宋义亲信难道就不会对项羽不利吗?只要再给我几日时间,我便可以帮项羽彻底解决掉此事,已经等了四十天了,怎么就不能再多等几日?”

范增这人年纪大,脾气也比较直,所以说话就不是那么好听了。对项羽和甚至楚王熊心都是有什么说什么的,更别提是苏念了。

苏念并未反驳,只是笑着解释:“还有比直接杀了宋义更彻底的方法吗?老先生放心,宋义的这些亲信不会轻举妄动的。”

苏念刚说完不久,远处的大帐之中忽然传来了瓦罐破碎之声,而且还有怒骂声传了出来。

范增眉头一紧,就算项羽想要杀掉宋义,以项羽的身手,在那种密闭空间下,必然可以不给宋义任何反应的机会,怎么可能会发生争吵甚至摔东西呢?

范增察觉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帐外的宋义亲信也担心宋义的安危,便想冲进去看看。

却没想到还没等到他们冲进去,里面的人反而先冲出来了。

项羽仓皇的向外逃窜,宋义双手举着长剑在项羽的身后紧追不舍,同时嘴里还在大喊着:“我今天非杀了你不可,给我死!”

除了苏念之外,帐外的所有人都被这一幕搞得有点懵,这是怎么回事,项羽没想杀宋义,反而是宋义红着眼睛要杀项羽?

一时间宋义的那些亲信也不知该如何自处。要是项羽想对宋义不利,他们当然会保护自家老大,可现在是宋义拿剑追着项羽跑,他们总不能也帮着宋义杀项羽吧?要知道项羽在军中的亲信可一点都不比宋义少,要是他们把项羽伤了或者一剑直接杀了,那项羽的人能饶得了他们吗?

宋义一剑朝着项羽的脑袋狠狠劈下来,这要是劈中了,那项羽肯定是活不成了。

这一剑就算是苏念都可以轻易侧身躲过,毕竟宋义根本就没怎么摸过剑。可是以项羽的身手,给人的感觉却似乎根本就躲不过这一剑了,众人都为项羽狠狠的捏了一把汗。

项羽最终翻倒在地,衣服都被宋义的这一剑划破,总算是没有被夺去性命。

按照项羽的脾气,如果到了这种关头还继续忍气吞声,那只能说戏有点过了。

项羽被宋义逼的急了,不由得怒从心中起,他一把夺过宋义一名亲信的佩剑,咬牙切齿的看着宋义:“你别欺人太甚!”

“项羽,老子杀了你!”到了这种关头,宋义依旧满眼怒火。

倒也是,唯一的独子好不容易养大成人,眼看着就要送去齐国当丞相了,以后那可是有着大好的前途,现在项羽却冷不丁的把他儿子的头颅摆在面前,再用言语激一下,恐怕是个人都得崩溃。

不过这时,项羽觉得自己也不用再忍了,他当着宋义诸多亲信的面一剑刺进宋义的胸口。拔出剑后,宋义的身体轰然倒地。

项羽大声对着周围的这些目瞪口呆的宋义亲信愤愤不平的说道:

“有人说宋义与齐国使者图谋不轨之事,我只是来找他问询一下,谁知他当场恼羞成怒,竟然拔剑要杀我。你们也都看到了,若不是宋义心虚,他怎能想要在军中公然杀我?老实交代,你们和宋义谋反之事有没有关系?”

宋义的那些亲信此时此刻哪还生的出半点反抗的念头,别说是宋义已经死了,就算宋义还活着,他们也不敢乱来。

毕竟眼见为实,这些日子宋义的确接见了非常多的齐国人,而且今日一早宋义还让他的儿子宋襄跟随齐国使者一同离开了。现在宋义又公然在军中对项羽拔剑,想要当着众人的面诛杀项羽,如若不是谋反之事败露,怎么可能会恼羞成怒?

其中一人胆战心惊的伏地对项羽说道:“禀告项将军,今日一早反贼宋义把他的儿子送往齐国了”

项羽脸色变幻不定,他诧异的说:“还有这种事?我立即派人去追杀宋襄。你首告有功,我记住了。”

范增何等心智,他虽然一时没弄清楚宋义为什么想要对项羽动手,不过当他看到项羽和身边的苏念相视一笑之后,老人立刻就心有所悟了。

范增在这两人身上打量片刻,然后快步走进了宋义的帐中。打开那个木匣子一看,果然,和他所想的差不多。

宋义已死,军中不可无上将军,项羽立即下令让人押送宋义的几位亲信以及宋义的尸体回彭城,将宋义谋反之事告知给楚王。

接下来军中到底是由何人来担任上将军一职说是由楚王安排,可实际上除了项羽之外,还有谁能担此重任?

这四十天来军中懈怠已久,人心涣散,要等到楚王之令从彭城复传回安阳尚且需要几日,所以项羽也在抓紧这几日的时间让全军上下先一步进行操练。接下来大军要面临的是在严寒之中急行军五百里,然后又要和秦军于巨鹿死战。

无论如何,对于楚军来说既然是以小博大,以弱击强,那就必须得做好万全的准备。

眼看着军权即将落入项羽手中,苏念觉得以项羽的脾气,肯定不会像宋义那般优柔寡断,一定会与秦军痛快一战的。再不济现在项羽也足够信任他了,到时候自己再给项羽这堆烈火上浇点油好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