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傍晚时候,秦昊做着双挽的马车离开了大风村,连夜赶往京城。
…………
进宫陛见,尤其是秦昊这样的外臣,肯定要走些繁琐的程序。
首先得研礼,弄明白了和皇帝谈话的规矩和礼仪之后,还要在都知监候见。
皇帝日理万机,天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时间和秦昊见面,所以他只能等,一直要等到万岁有了充分的时间才行。
若是皇帝的日程安排的太满,那就只能等别的日子。
为了见皇帝一面,等十天半个月都不算很过分。
在都知监等候陛见的时候,秦昊见到了一个老熟人:杨延麟。
同为葫芦河一战的有功人员,一起被皇帝召见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事实并不是这么回事。
杨延麟是来给太子课的。
作为东宫的侍讲教授,基本相当于太子的家庭教师,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太子师。
听起来这个身份好像很尊贵很有面子,其实太子的老师不止一位,而是一个小型的团队。
真正意义的太子师是侍讲学士,而杨延麟仅仅只是个侍讲教授,相当于副科老师。
按照朝廷体制,作为太子正式老师的侍讲学士总共有四位,象杨延麟这种不太重要的侍讲教授可多可少没有定员,主要是做些讲经解史的工作。
因为不是很重要的正式课程,所以每个月只安排两堂课,还会兼一些其他的差使,比如说那个巡检的职务。
“万岁有旨,只要你来了就随时通传。”杨延麟说道:“随我去钟粹宫见驾吧。”
去钟粹宫?
看来当初的猜想是正确的,这确实不是个正式的召见。
一般情况下,皇帝召见外臣,多在三大殿进行,或者是文华、武英两殿也可以。
但钟粹宫却是太子的居所,而不是商议国家大事的地方。
有明一朝,钟粹宫都是太子的起居读书之地,只有嘉靖皇帝曾经在这里炼过丹,算是一个例外。
正常情况下,太子长大之后就应该搬到宫外另建太子府,现如今的太子已经是个十几岁的少年,按说早就应该搬出去。
之所以还住在钟粹宫,理由只有一个。
没钱!
崇祯皇帝拿不出那么多钱财给太子修建府邸,也就只能先凑合着住在禁宫当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