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雄知道,无论是继续为太师效力,又或是巩固自己地位,都需要更强的实力,再不改变的话,他迟早会被历史的洪流所淘汰。
华雄在经历了打击之后,竟在短时间内转压力为动力,如果华雄真的能变强的话,那么他的故事不会太早结束的。
不过讨董一事已经接近尾声了,以现在的战斗程度来看华雄不至于阵亡,他还有时间来作出改变。
现在的时间是191年的3月,在此之前渗透计划受到了冬季降雪的影响,但随着气候再次暖和起来,渗透计划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七八十。
同时,预计就在本月之内,虎牢关的守军即将撤离,同时帝都也会在这段时间被搬迁,洛阳被拱手相让,而我们的诸侯讨董,或许将在这样的虎头蛇尾之中结束。
堂堂一个史诗级资料片,竟然给人一种索然无味的感觉,与之前的黄巾之乱比起来,完全就是两个概念啊!
很无趣是吧,但战争本来就是这样一个东西呀,比的就是耐心和财富而且在这场看似无趣的战争中,玩家、诸侯势力都取得了极大的发展,都成功建立起了自己的根基,这是比之黄巾之乱意义更大的原因之一。
“诸侯讨董”中没有胜利者,顶多就是讨董联军抢回了帝都洛阳,听起来好听一些,但事实上没有什么作用。
不过这一系列的发展,形成了董卓与关东诸侯两个阵营的对立,彼此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但这个“不可调和”仅限于董卓,而不限于阵营中的其他人。
此为何解?
现在的董卓阵营其实是由众多西凉诸侯以及并州势力联合组成的,如今董卓成为太师掌控朝政,在迁都长安后更会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国,但其他合伙人获得了什么?至少他们获得的东西是少于董卓的。
在分脏不均、以及关东诸侯拉拢的情况下,董卓阵营的瓦解是当然的,董卓则会成为一支盘踞在三辅地区的诸侯,仅此而已比较特殊的就是,董卓手里掌握着朝廷。
讨董联军已经向董卓证明了自己的决心,如果你敢称王称帝的话,你将受到天下的共伐,也就意味着董卓势力已经失去了再进一步的空间。
而且关东诸侯已经布下后手,如果董卓不顾一切要上位的话,那么他们便可联合各州势力共同废除汉帝,重新立幽州牧刘虞,或荆州牧刘表,或益州牧刘焉为帝。
然后,还是要讨伐长安的朝廷,毕竟新帝以立,帝都怎么能让别人占据呢?那时候再集合起来的力量就真的是“举国之力”了,要比现在的十八路诸侯强更多了,是董卓挡不住的。
这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不是天子,这是烫手的山芋啊!或许这件事还是得让曹操来做,才能发挥出其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