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桥之战,从冬季打到初春,袁绍大军以少胜多。
虽公孙瓒未伤及筋骨,可大军驻扎在界桥这段时间,羌胡和扶余也都不太安分。
而袁绍也不想再拖战下去,毕竟离开京都太久,担心朝堂生变。
最后,袁绍与公孙瓒在界桥签下合约,互不侵犯。
三月初,袁绍大军,张扬大军,纷纷返回洛阳。
与此同时,袁术也拿下了扬州,并在寿春称帝,建国号仲氏。
袁绍闻之大惊,想要派兵征讨,但被张扬劝阻下来。
为了平衡,袁绍向陛下要了个相国的位置,相国权利犹在三公之。
自从董卓死后,就一直处于空缺状态。
在张扬看来,这袁绍已经开始膨胀了。
相国这个位置有毒,谁当谁死!
袁绍的野心越来越大,原本对天子还算恭敬,可如今却日益傲慢。
大军休整,张扬也比较清闲,府门一关,便从厢房的密道,去往了济源城。
高顺每日训练士卒,济源城现在的兵力甚至比洛阳的更要雄厚。
陷阵营已经扩军到了两千人,魏武卒两万,西凉铁骑一万,虎卫军三万!
在汜水关,还有徐正平带领的一万并州铁骑。
在冀州牛饮山,还有两万越甲兵,三万西凉铁骑。
洛阳的三万西凉铁骑,张扬也是可以调动的。
高顺在济源城北,发现了一处铁矿山。
开采过后,全部运到了济源城,供给铁匠铺。
这样一来,每天都能打造出一些装备,完全足够几场大战的消耗。
张扬这几日经常来寻贾诩,与其谈论天下之事,还将冀州发现的密道告诉了贾诩。
虽然那条密道暂时无用,但将来或许会派大用途。
即便真的用不,对于张扬来说,也没有任何损失。
趁着袁绍将精力都放在朝堂之,张扬命人在济源城建了一座府邸。
同时,又将济源城扩建一番。
如果袁绍真的称帝了,洛阳必然会掀起一阵血雨腥风。
所以张扬要提起做好准备。
午后,春风和煦。
张扬优哉游哉地返回了侯府。
此时,相国府内。
“我欲废帝而立,今日早朝中试探一番,却似有不少反对之声!”袁绍眉头紧锁。
“都是腐儒,主公无需在意!”中郎将陶升躬身说道。
“此言差矣,那些大臣不少出于世家,如今氏族之力,在地方可以抵抗皇权了!”郭图直言不讳。
袁绍也是世家出身,对此深有体会。
当他未掌权时,自然觉得氏族权利越大越好。
而当他快要走到权利的巅峰时,氏族的威胁,已经成为最大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