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恰李世民就被当成了脑袋有问题的人。
心有不忿的李世民决定跟随学生听下课。
可结果却发现,自己完全听不懂。
课后,他单独请教了教书先生,好心的教书先生对他的知识体系进行了初步的了解之后,建议他跟初入学的娃娃们一起听课。
这下,李世民彻底傻眼了?
你什么意思?
你的意思不就说,朕的水平太低,能力有限,需要重新学起吗?
气急败坏的李世民,拍案而去。
心里虽然很不服气,可是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水平确实不咋地。
哎!连一个学堂都有这么高的教育水平,那传说中的华夏学院,又该是什么样呢?
李世民忍不住心生向往。
回到吴王府的李世民正好接到千牛卫送来的消息。
李世民虽然每天都是一副不问世事的模样,但千牛卫总会定期送来全国各地的最新消息。
李世民在书房看完奏报之后,转手给了身旁的元禄。
“对吴王你怎么看?”李世民面无表情的问道。
“吴王殿下文韬武略皆有陛下之风,实乃陛下之虎子。”元禄夸奖道。
“你这奴才,说了跟没说一样。”显然,李世民也知道元禄心中的顾忌。
身为下人,对于主家不参合主家的是非是最低的要求。
这一点,元禄很清楚。
所以在说话的时候,明面夸李恪,实则是在夸李世民的马屁。
即便李世民想要责怪也没有责怪的理由。
“吴王雷霆手段,三日之内便使得江州百姓食可果腹,灾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你怎么看?”李世民显然不打算放过元禄,于是继续说道:“朕想听真心话,你放心说,朕不会责怪与你。”
“吴王殿下手段虽然狠决,但对百姓来说,确实大好事。”元禄继续道:“奴家以为,在陛下的心中,百姓事才是大事。”
元禄没有明说,但话中的意思已经很清楚了,百姓受灾,要想让百姓不乱,必须要有雷霆般的手段。
为此,牺牲那么一两个害群之马,也在情理之中,陛下不必介怀。
果然,听了元禄的话,李世民心中稍宽道:“你觉得吴王治理的才能怎么样?”
“吴王到了江州之后,任人唯贤,选拔了一批具有才能的官员,这才使得江州能够在短短的三天时间内,便恢复到了从前。
吴王不愧是陛下的儿子,行事之中,颇有陛下的风范,奴家佩服。”
“你这奴才......”
显然,元禄这马屁拍的李世民很是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