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三十九.欧洲之行(1 / 1)陈桌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龙伯与裘丽商定的,一旦公司经营捞到了第一桶金,他们就正式结婚。他们不想大操大办,低调。但现在还不是结婚的时候,下一步转型还没有落实下去。欧洲考察商务,龙伯只有一个目的,考察德国的农用车制造公司,准备全资收购这个公司。为轻型智能装甲系统升级做好准备。

杨总率人先到德国,他的同学吕昌明对这家公司做了介绍,由于农用三吨车,在欧洲已趋于饱和状态,关键是这个车质量太好,耐用。现在处于半停产状态,公司已大量裁人,而且债务已达八亿M元,属于资不抵债的状态,而且年年亏损!母公司莱因金属,已决定打包出售。该公司四大分工司,发动机、变速箱、车桥传动系统、总装,其它的是配套企业完成。整体打包出售,包括技术、公司专利,一共要十亿M元。母公司的目的,是甩掉这个包袱。

“龙哥,十亿M元,我认为值。”杨总介绍说。

“吕大哥,你长期在德国,德国人的信誉怎么样,会不会耍什么花样?”龙伯对十亿M元这个价,并不是嫌贵,这种企业收购,他还是第一次。十亿M元,相当于本币七十亿,这可不是小数。

“这样说吧,龙哥,我也跟着叫龙哥了。在世纪九十年代,我刚大学毕业,在国内一个军工厂。当时从德国进口了一台大型磨齿机,合同规定,加工精度为三级。但验收加工零件时,却只有四级。当时的总工,认为四级也可以了,准备签字确认。德国人可不干,硬是把机床运回去,另换了一台,一直到安装调试合格后,才签字确认。我有幸参与了全过程,还到这家厂检验、验收。我真佩服德国人的契约精神,要学机,就到德国,德国人一板一眼的,一丝不苟,后来,我到德国留学,毕业后,就到这家精密机床公司,几十年了,一直到现在。我说的意思,合约的规定,德国人,会不走样执行的。”

裘丽审查了这家公司的财务资料,以及现有资产状况,附在龙伯耳边小声说了几句。龙伯连连点头,他心里有底了。

“杨总,这个收购项目交给你来办。吕哥,我聘你当杨总的顾问,先按年薪十五万欧付酬。收购成功,我会给你一笔佣金的。杨总,对几个分公司的装备状况要搞清楚,如果装备老化,费用多,这十亿M金的价,就不值了。最重要的,是能否立即投入批量生产。”

“龙哥,你放心,我会办好的。我想,收购成功后,德国农用车公司这一块,由吕昌明来管理,他在德国,地皮子熟,他熟习德国的法律、好办事。”这是先就定好的,没有问题。

“吕哥,我知道这个位子,你最适合。但是,你只能是个过度。我知道你的志向是精密机床。了路后,由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吕哥看得起我,加入龙氏集团。但我对吕哥的希望想当大,我们的弱项,是热血男儿都想翻身!我希望吕哥在精密机床项目挑大梁,当然,这是下一步了。我希望在一个月内收购完成,杨总牵头设计、用于二代装备的底盘,收购二个月后开始供货。杨总、吕总辛苦了,人手不够,杨总、吕总自己组织。人员费用你们说了算。”

“没问题,主要是修改车桥、大梁,加长传动轴,其它不变。”

“有关各分工司的加工装备状况,杨总未到之前,我已做了考察。杨总到了后,对重点关键装备又查了一遍。怎么说呢,德国人认真,对装备保养是顶级的。床子保养得如新的一样。实话实说,大多数装备是世纪八、九十年代换的代,那时正是床子实现全面数控化的年代。加工精度未下降,电器软件都升过级的。用,肯定没问题。”

“与国内顶尖军工装比相比,一点不逊色。国内也是八、九十年代,那时与西方正是蜜月,从国外引进的。”杨总补充。

“从加工精度、自动化程度来看,优于国内军工装备。因为添加了工序机械手,人工成本大大下降,效率提高,质量可靠。”

“还有一点,人员不要大动,干脆不要裁员。特别是兰领工人,能留下来的都是精英。我们只组织少量的管理人员,只管经营方向、成本控制、人力资源。工厂运行,交给原班人马去干。”

“龙哥,我们也是这样想的,这样,平稳的一下子就过渡到正常生产状态。”

“收购后,还有一个问题,吕总应组织开发团队,考察国内农业需求,设计出适合国内农业使用的车型。军品养不起这个大公司的,我们必须军民并举。”

“我也是这样想的,国内山地农田多,这种车的越野能力,正好发挥其特长。山地农业机械化,国内市场很大,这一块我们必须做好。”

“还有一点,公司名称对外不用改。母公司是龙氏,不必写在公司牌。”

“好。这样的话,员工更有认同感。”

龙伯与裘丽处理完德国农用车公司的事后,还真想就此旅行结婚,但龙伯感到,太草率,这是人生大事,一点仪式都没有,对不起裘丽,这是终身遗憾,还是对欧洲进行商务考察吧。也就当旅游放松一下。反正公司的事,有雷刚主持,有段飞、蒋波管生产,他不用操心。

欧洲主要国家都去看了一下,还到裘丽外婆的老家去看了一下,与外婆的表亲们见了面。并商定好,给外婆选好一个墓地,把外婆的骨灰移到这里。也算是外婆魂归故乡了。

一个月后,他俩从欧洲直接飞回了国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