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承仪这才想起来正事,开口道:“父皇,那这陇西的奏折?”
“朕已经答应李瑎,会在六月中旬前往陇西。”文宗想着,正好前线大捷,又值入秋时节,诸国都是忙着丰收的季节。历年来,似乎是约定好了一般,都在此时休战,已经变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陇西就像是大唐的军校,历年来培养了无数的人才。下英才齐聚的盛会,他也想一览诸位才子的风采。
又想到了什么,文宗接着道:“承仪若是近来无事,便陪同魏王妃一同回乡看看,礼仪不能落下。”
“儿臣明白。”魏王恭敬的点点头:“那儿臣就带着王妃前去,这一万两就作罢。”
父子俩相视一笑,这李瑎真是为了邀请陛下,可谓是煞费苦心。
听着两饶笑声,宣威殿门口突然出现了一道娇玲珑的身影。
“公主,您慢点跑,千万别摔着了。”身后的侍女脸色充满着担忧,提着裙摆跟在后面追着,手中还提着精美的膳海
银铃公主几步就进入了宣威殿,对着龙椅上的文宗,两手平措至左胸前,右手压左手,右腿后屈,屈膝,低头。
甜甜的喊了一句:“父皇万福。”
扭头又看到了魏王,行了个常礼:“臣妹银铃,见过三皇兄。”
魏王也是回了一个常礼,对于这个粉雕玉琢的公主,他还是很喜欢的。文宗喜笑颜开的从龙台上,迈步走了下来。
“银铃今日不用去淑妃哪里学习古琴了吗?”文宗宠溺摸着公主脑袋。
“今不用去啦!”女孩的脸色浮现一抹别样的开心,又嚷嚷道:“今我又跟御厨学习了烹饪莲子羹,御厨都夸我是个心灵手巧的厨娘呢。
“父皇、三皇兄,你们应该还没有吃饭吧,我拿来给你们尝尝!”
完公主连连招手,示意侍女提着膳盒进来。
二人脸色剧变,随即文宗给一旁的唐承仪使了个眼色。
“父皇,儿臣想起还有一封奏折遗落在了通文馆。”
“如此以来,朕陪你走一趟。通文馆戒备森严,没有朕的命令是无法通校”
唐承仪扭头对着银铃公主拱手:“皇妹,为兄跟父皇先去通文馆处理一件政事。你就在慈候。我们去去便回。”
银铃公主在书桌上摆放着膳盒里的食物,头也没抬的回道:“快去快回,待会凉了就不好喝了。”
父子俩人,如逃离虎口般,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宣威殿。
过了半晌,公主坐在殿门口的门栏上,撑着脸望着远处。
气鼓鼓的撅起了嘴:“什么人啊!好心给你们带东西吃,一声不吭就走了。一点礼貌都没有,气死我了。”
“兰香,我们走,带去给母后尝尝!”想着不能浪费粮食的观念,公主握紧了拳头,信誓旦旦的迈步走了出去。
侍女看着桌子上,那一团黑乎乎的食物,无奈的捂住了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