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蓝绪之放下了手中的毛笔,定定的看着桌子上的草纸。
上面工整的写着刚刚女儿弹唱的那首词。
多美的词啊!
他不知道女儿经历了些什么才会唱出这般玲珑剔透的曲,明明他们是看着女儿一点点长大的呀!
时间好像又回到了十二年前的那个五月。
妻子挺着孕肚跟在他旁边翻晒着药材,这些都是为了妻子生产后准备的补药,她还有一个月便要生产了,他要尽快赶制出丸剂,这样才能让怕苦妻子吃的好受些。
“绪之,有些阴天了,要不要把药材放进屋里……”
他抬头看了看头顶的天空,的确有些乌黑的云就快遮住太阳了。
“等我分好这些,就把货架抬到草庐去,你要是累了,就先去歇歇吧!”
“……”
等他整理完手下的药材,也没等到妻子的答话。
突然听到药材洒落的声响,他猛的回头,发现妻子虚弱的扶住了架子的一根柱子,有气无力的冲他伸着手。
李幼儿轻皱着眉头,额头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幼儿,你怎么了?”
他紧张的把妻子扶到一旁的躺椅上,手已经搭在了妻子的脉上。
心里一紧。
随后,便叫来了屋后忙着做饭的李嬷嬷。
“李嬷嬷,快帮我把幼儿扶到屋里,我去准备东西,她马上就要生了。”
“啊,不是还有一个月吗,怎么……”
“来不及了,李嬷嬷,快!”
轰隆隆……轰隆隆……
他抬头看了看窗外的天空,一阵雷声响起,天空似乎瞬间暗淡了很多。
“姑爷,我来吧,您还是出去等着吧!”
李嬷嬷见雷声响起,像是要下雨了,她赶忙关起了窗户。
她看了看有条不紊的收拾好一切的蓝绪之,有些犹豫的看着他。
若是在谷外,这女人生孩子,男人是不能留在屋里的。如若是见到了那血腥的场面,会让男人沾上晦气,一生不顺的。
虽然他们生活在山谷里,没有外人的说三道四。但是,李嬷嬷仍旧不想让对待小姐如此好的姑爷有任何的不妥。
“姑爷,您坐在外间指挥老身就好,您还是别进去了!”
蓝绪之也曾出谷游历一年,知道外面的习俗,但是他哪里放心的下。
女人生孩子,如同在鬼门关去走一遭。况且幼儿属于提前生产,很可能……
“嬷嬷,别管那些虚理儿了,我是个大夫,我要照看幼儿生产的。”
李嬷嬷见劝不动,就默默的为小姐拉好了幔帐,转身出去烧水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李嬷嬷的热水凉了热,热了又凉。
一直折腾到第二日,幼儿还是没有生出来。
但是她人已经虚脱的脸色发白了。
“绪之,我可能要不行了……”
说话间,妻子气若游丝,眼神迷离,他见状立刻扎入几根银针。
片刻后,妻子的神智又清醒了很多。
看着这样的妻子,他不是没有办法,只是怕给妻子留下阴影。
他早就想起了师傅曾经跟他讲过的一个经历,一个作为医者不得已才能为之的办法。
“幼儿,你再忍耐片刻,为夫帮你接生,你别怕!”
这是他的妻子,又不是他的病人,又有何妨呢,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爱妻难产而死吧!
他在李嬷嬷的一脸惊讶下解了妻子的衣衫。
李嬷嬷见状以为他疯了,要开膛破肚的取出孩子,上前就要拦着他,结果被他一声历呵,吓得不敢上前。
他为她轻推着肚子,又是几根银针封住了妻子的心脉。
他轻声的鼓励着妻子再用一些力气,但是,她实在太累了。
他心下一横,便在李嬷嬷的瞠目结舌下硬生生的把孩子拉了出不来。
随后,他来不及看看孩子是否无恙,唤醒了惊骇的坐到地上、说不出话来的李嬷嬷,赶忙为妻子灌下了续命的汤药。
“姑爷,是个女孩!”
女孩,女孩好,肯定如妻子一般温柔良善。不过,他看着妻子现在虚弱的模样,他发誓,无论如何,以后再也不让妻子为他生产了。
轰隆隆……轰隆隆……
几声震荡山谷的雷声响起,屋外不知何时竟下起了雨。
妻子已经沉沉的睡了过去,真怕雷声会吵醒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