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卷第124章】参观斯沃格罗村(1 / 1)风起松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松第一次听说“哥萨克”,还是在历史课本上。

在沙皇俄国夺取西伯利亚、入侵我国东北的一系列战争中,哥萨克充当了马前卒。17世纪中期,在波雅科夫、哈巴罗夫等人的率领下,哥萨克闯入我国黑龙江领域杀人放火,无恶不作,被当地人民称为“吃人的恶魔”。

这样的历史让李松对哥萨克人充满了厌恶。后来,他从网上了解到哥萨克人的形成过程,这才对这个群体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哥萨克是生活在俄罗斯南部及乌克兰的一个游牧族群。从十三世纪开始,一些斯拉夫人为了逃避蒙古帝国钦察汗国的统治,流落到顿河、第聂伯河下游及伏尔加河流域,这是“哥萨克”的最初源头。十五至十六世纪,从农奴制压迫下出逃的大批城市贫民、乌拉尔农民汇聚到这些地方,被称为“哥萨克”,即突厥语中“自由人”的意思。

哥萨克人性情豪爽,骁勇善战,被沙皇看中,重金收买,从此哥萨克人组成的骑兵,便成为沙俄武力的主要依仗。说到底,哥萨克就是那种“当兵吃粮”的角色,所以,有些账不能全算在他们头上。

不过,真正让哥萨克走进李松视野的,却是因为一部电影。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松在视频网站看了前苏联拍摄的影片《静静的顿河》,片中风云变幻的局势、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以及顿河两岸的自然风光,都深深吸引着他。

随后,李松又特地找来肖洛霍夫的原著,通读了两遍,这让他对哥萨克人的日常生活有了深入的了解。

如今,哥萨克分散在俄罗斯、乌克兰两国,而顿河位于俄罗斯境内,他这次是没时间去游览了,不过可以去乌克兰境内第聂伯河下游的哥萨克民居看看。

对于李松的要求,娜塔莎表示没问题,随即还透露了一个秘密:“我家祖上就是哥萨克,我的故乡在第聂伯河下游岸边,要不去我的老家那里转转?”

“那当然好啦。”李松立刻点头应允,随后包了辆出租车,一个多小时后,就抵达了娜塔莎的家乡:斯沃格罗村。

这里跟电影《静静的顿河》中的鞑靼村很类似,一座座木屋分散开来,沿着第聂伯河星罗棋布。只不过,村里老人、小孩居多,看不到多少年轻人,估计是到大城市工作、生活了。

在村里转了一圈,最后来到娜塔莎家。娜塔莎的老奶奶大约七十多岁了,看到孙女回来非常高兴,亲热地聊了好一阵。

当老奶奶看见李松这个东方面孔时,不禁愣了一下,娜塔莎做了介绍,老奶奶连忙表示欢迎,随后娜塔莎带着李松进屋转了转。

屋内有好几个房间,但都已空无一人,落满了尘埃。

来到“Dey”住过的房间,只见墙上挂的镜框里都是“Dey”读小学、中学时候的照片,还贴满了各种奖状,书桌上则摆放着“Dey”曾经用过的一些书籍、笔记本。

李松看得心头一动:这些书本里面,不会藏着第七次任务的线索吧?

虽然他觉得可能性不大,但既然来了,总要试一试。于是李松将这些陈旧的书本都挨个翻了一遍,然后偷偷看了下微信,发现“Dey”微信昵称上的“?”号仍然还在。

虽然不出他所料,但还是有些失望。

见娜塔莎不解地望着自己,李松也意识到自己的举动有点奇怪:是啊,这些旧书本还值得翻上这么半天?

于是他解释道:“在我印象中,哥萨克人不是都要去当兵打仗吗?然而你爸的人生轨迹却完全不同,考上了名牌大学,成了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我想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

娜塔莎反问道:“那么多哥萨克人的后代,难道个个都去当兵?我爸就是那种喜欢读书的人。”

李松承认娜塔莎说得对。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说的就是聚在一起的人多了,便什么样的人都有了。

而且从哥萨克的历史来看,它是由来自社会底层的人汇集而成,人的素质各不相同,出读书人的概率肯定是有的,只是很不容易。

随后,两人来到屋后的草地上,往前走不远就是第聂伯河。

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周围一片静谧。人们在麦田里忙碌着,远处有牛羊在放牧。风从第聂伯河面上吹来,带着泥土和青草的芬芳。

这时,一位妇女从河边挑着水往家走,看到这一幕,李松感叹:“虽然这里是第聂伯河,但是这景象跟电影《静静的顿河》里太像了,阿克西妮娅好像也是这么每天往家挑水的吧?”

娜塔莎感到惊奇:一个东方人,对于哥萨克这么感兴趣,而且还看过《静静的顿河》,这可真难得。

娜塔莎读过很多世界名著,而《静静的顿河》讲述的是她这个族群的故事,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娜塔莎自然再熟悉不过。

“这么说,你很喜欢电影里阿克西妮娅这个角色?”娜塔莎笑着问道。

李松摇摇头:“谈不上喜欢,阿克西妮娅是女主角,给的镜头比较多,尤其是在电影一开头,就看到阿克西妮娅从河边挑水,所以印象比较深。”

“哦?那你最喜欢电影里哪个女子?”

“当然是娜塔莉亚了。”李松毫不犹豫地说。

片中的女主角阿克西妮娅,是男主角葛利高里的邻居斯契潘的妻子。斯契潘经常酗酒、打老婆,阿克西妮娅的婚姻生活非常不幸。

葛利高里此时还是个毛头小伙子,被阿克西妮娅的成熟风韵所吸引,两人勾搭上了。听到村子里的流言蜚语,葛利高里的父亲潘泰莱决定给葛利高里讨个老婆,好管住儿子不要胡闹。

村里首富的长女娜塔莉亚暗恋葛利高里,虽然家里反对,但最终还是嫁给了葛利高里。

然而娜塔莉亚个性偏冷淡,结婚后没多久,葛利高里就有些厌倦,觉得不如阿克西妮娅有女人味,于是跟阿克西妮娅旧情复燃,两人离家出走,来到贵族李斯特尼茨基家打工。

阿克西妮娅生了一个女儿,这让娜塔莉亚深感痛苦和屈辱,于是用镰刀自杀,却没有死成,只是脖子变歪了。

葛利高里上了前线,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后方,阿克西妮娅的女儿死了,心灰意冷之下她投入了李斯特尼茨基的怀抱。葛利高里从前线回来后,痛打了阿克西妮娅一顿,回到家里,重返娜塔莉亚身边。

此后葛利高里在两个女人之间反复横跳,最后娜塔莉亚气愤地做了流产手术,却不幸因大出血而去世。而阿克西妮娅在跟随葛利高里外逃时,被征粮队哨兵打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