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立鑫是个负责任的导演,看到苏菲不在状态,而投资人陆汝成夫妇又在一旁亲自督阵,金立鑫只得临阵换将。
“苏菲,你休息一下。章莉,你赶快化妆,准备上场。”
听到金导的指令,众人立刻遵照执行。反正章莉也不是第一次拍戏了,大家知道该怎么做。没过多久,章莉就化好了妆,来到镜头前。
苏菲脸色阴沉,十分不快,走到一旁点燃了一根烟。
今天的拍摄工作很紧张,大家都忙不过来,因此没人关注这位大明星的举动。
拍到一半的时候,遇到一段武打戏:袁熙芸和徐传斌在打探军情时,被清军士兵发现,紧紧追赶。袁熙芸断后,连杀数名追兵,令敌人胆寒,两人得以摆脱追击。
看到章莉使出令人眼花缭乱的剑招,陆汝成惊奇不已:“金导,怎么章莉能拍摄武戏?她不用替身吗?”
金导笑道:“章莉是个学霸,在校时不仅文戏学得很好,武戏也基础扎实,这种武打的场面,对她来说不成问题。”
陆汝成伸出了大拇指:“能文能武,是个全才。”
说实话,李松也是第一次听说章莉还能拍武戏。环顾四周,只见不远处有个“打女”装扮的女演员,正落寞地站在那里。
李松猜测,这位女演员应该就是苏菲的武打替身,一问金导,果然如此。
陆汝成感到不解:“可是前几天金导发给我们看的定妆照,苏菲那一招‘有凤来仪’,不是挺像那么回事嘛?”
李松笑道:“那恐怕只是摆个pose而已。”
金导点点头。
“原来是这样啊?”陆汝成随后便沉默了。
片场中拍完这场打戏,李松忍不住鼓掌:“章莉的每个招式都轻盈、灵动,颇具女侠范。”
金导告诉他:这些武打动作是有来历的。根据章莉的建议,剧组特地请来港版《笑傲江湖》的动作导演江和平,专门为剧组设计武打动作。
李松心中一动:章莉跟他很有默契嘛。
当初他改编吉晓雅的小说时,增加了女主袁熙芸,并设定为“辽东女侠”,不仅武艺高超,而且对男主朱慈烺一往情深,曾经数次在重要关头帮助过男主。
只是,袁熙芸的武功显然不可能无师自通,因此要给她安排一个合理的师承。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以女性为主的门派主要是“峨眉派”,不过这个门派远在四川,离辽东太远,设定为袁熙芸的师门,似乎有点不合适。
那么离得比较近的,唯有《笑傲江湖》里的恒山派了。于是李松在改编时,就把袁熙芸定为了恒山派弟子。然而李松并没有在剧本中提到《笑傲江湖》,是章莉在看完剧本后想到的。
对于章莉的这个建议,李松非常满意:“香港的动作导演,在设计武打动作方面确实很有经验。”
“还不止这个。”金立鑫又提到一件事:“江和平先生设计的每一个招式,最初都是由章莉亲自演练,再由江先生根据实际效果,不断进行修改,直到最后定型。”
李松感到惊讶:“要是这样的话,这些武打动作简直成了为章莉量身定做,难怪章莉使起来那么自然。”随后他提议:“金导,以后干脆让章莉出演女主角的打戏,那个替身演员可以不需要了,因为即使替身上场,也不可能比章莉演得更好。”
“可是那个替身是苏菲推荐的,只要遇到打戏,苏菲都会让那个替身出场。”
“这样啊。”李松沉吟了一阵,对陆汝成说道:“陆先生,您看……”
陆汝成挥了挥手:“打戏就定章莉吧,这个没必要争论了。”
金立鑫点点头:“好,那我回头跟苏菲说一说。”
下午6点多钟,今天的戏终于拍完了。李松正准备回家,金导叫住了他:“到饭点了,要是不嫌弃的话,就跟我们一起吃个便饭吧。”
“好啊。”
不一会,传说中的“盒饭”送来了。李松捧着盒饭,却没有马上动筷子。
要知道,剧组的盒饭可是有着特殊含义的。“领盒饭”,就意味着某个演员在戏里死去,或者戏份演完,即将退场。
他看了看四周,才发现根本不必有此顾虑。周围有上百号人正吃着盒饭呢,其中有陆汝成夫妇、金导和章莉,不过他没有看到苏菲和那个武打替身,估计那两位早已离开。
盒饭的味道其实不错,而且和这么多人一起吃饭,李松感觉自己的胃口也变得出奇的好。
吃完饭,李松和章莉步出摄影棚大门,两人一边走一边闲聊。
李松提到,恒山派是他仓促之间从金庸老先生那里借用过来的,然而恒山派到底有哪些武功,他还来不及想清楚。
章莉笑道:“可是如果要拍戏,这个问题就必须明确啊,不然那些打戏就不知道该怎么拍了。”
李松点点头:确实如此。
章莉随即谈了她的想法:“在《笑傲江湖》中,令狐冲曾经当过一段时间的恒山派掌门,后来又传位给了仪琳,因此令狐冲的武功,对于后世的恒山派应该是有很大影响的。为此我请江和平先生将令狐冲的‘独孤九剑’移植过来,我配合演练,让招式变得更适合由一个女侠客来使出,于是就成了你方才看到的那段武戏。”
李松赞叹不已:“很好,剑招飘逸洒脱,颇具风清扬的神韵,这正是我潜意识中的恒山派武功,在你这里得到了充份的展示,很感谢你做的工作。”
“不用谢,应该的。陆汝成夫妇是我找来的投资人,我要对他们负责。只是我没啥能耐,只能尽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谦虚了。说实话,钱就应该花在这些事情上面,这样才能拍出好看的电视剧。”李松感叹道。
“大明星还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苏菲,陆先生的投资就有可能收不回。”章莉最担心的,仍是怕让投资人亏本。
李松理解章莉的忧虑,不过这个问题还是等待时间的检验吧。
临分别前,章莉看了看天,想起一件事:“时间已经不早了,你回去以后,怕是没时间写《不一样的抗战》了吧?”
“今天估计是写不成了,不过这事不着急,以后找时间写就是了。”
章莉提议:“你写好每一章后,能不能发给我看看?”
“行啊,这是我第一次写原创剧本,很需要你这个专业人士提点建议。”
“专业人士不敢当,意见可以奉上。”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