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南北似浮家,名姓何人记齿牙?”
“渐觉名心如坲淡,顿教老兴入诗浓。”
在和京城中闲曹、流寓的文人墨客结社唱和的同时,孔尚任还在住所悄悄地码字赶稿。
嗯,这部大作的名字,就是!
贯注了孔尚任毕生的精力,他说:“予未仕时,每拟作此传奇,恐闻见未广,有乖信史寤歌之余,仅画其轮廓,实未饰其藻采也。然独好夸于密友曰:吾有传奇,尚秘之枕中。及索米长安,与僚辈饮宴,亦往往及之。”
治河期间,他住在泰州,也曾从事剧本的创作。引说:“孔东塘尚任随孙司空在丰勘里下河浚河工程,住先映碧枣园中,时谱桃花扇未毕,更阑按拍,歌声呜呜,每一出成,辄邀映碧共赏。”
他自己和朋友也有同样的记载写了一首:“箫管吹开月倍明,灯桥踏遍漏三更。今宵又见桃花扇,引起扬州杜牧情。”
经过十年惨淡经营和三次易稿,康熙三十八年六月,定稿,次年孔尚任因文字之祸罢管,两年后,他怀着依恋和激愤的心情离京回乡。
“挥泪酬知己,歌骚问上天。真嫌芳草荟,未信美人妍”。
“诗人不是无情客,恋阙怀乡一例心”。
这便是他当时心情的自白。
晚年曾几次出游,景况颇为萧条。
孔尚任的戏剧作品除外,还有和顾彩合撰的传奇。
小忽雷是唐代宫中的乐器,段安节载有善弹小忽雷的唐宫女郑中丞因忤旨“赐”死,为宰相权德舆的旧吏梁厚本所救结为夫妇的传说。
传奇即以此为蓝本,并牵入当时着名文人白居易、刘禹锡等人的生活,描写了文士和宦官的斗争,主题结构都和类似,但它的现实意义和艺术成就都远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