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1章 诗性词心(求订阅)(2 / 2)山中白云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从他爱情词的格调来看,凄美的意象所展示出的低回幽怨的意境,的确与晏几道有相似之处,且二者的地位、环境相似,皆是宰辅之子,晏几道所作“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之句甚是凄清。纳兰性德采桑子中也有“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这一句显然是受到了晏几道的启发,只不过与晏几道相比,纳兰词中多了些惆怅,苦闷和凄婉。

二是意象表达的多元性。

纳兰词的独特之处在于,不管是一意多象还是一象多意,均能与其所要表达的词心词境相契合而获得独特的审美意义。

比如同样是描写黄昏的景象,纳兰词中有“夕阳”、“斜阳”、“斜日”、“残阳”、“落日”等等,这些词语单纯从字面和语法上看,意义完全相同,但是从它们在纳兰词中的意象蕴含来看,这些词语引起的美学感受却是不同的。

就拿“夕阳”和“落日”来说,“夕阳”常常让人想起的是傍晚时分天边火红色的云霞,它带给人的是温暖与和煦,展现给人的是一片鲜红。

在纳兰性德的笔下,“夕阳”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

“柳烟丝一把,暝色笼鸳瓦。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菩萨蛮

“落日”则使人想到一片空阔,一片荒凉。

“黄云紫塞三千里,女墙西畔啼乌起。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菩萨蛮

纳兰性德继承并运用传统的意象写着雅词,并通过以意易象,改组句式的方式,在传统之外另辟了一番天地,使其词意境深婉而有新意,毫无雕琢之际,浑然天成。

纳兰词拥有如此之高的艺术魅力,离不开他对意象的选择。

纳兰词中很少选择具有亮丽色彩的意象,他所选择的意象往往蕴含着悲凉、落寞、感伤的格调,笼罩着一层暗淡的色彩,以传达内心的抑郁、孤独和苦闷。

纳兰性德具有诗性词心,加上自身的际遇,生活环境的重重压迫,内因与外因的碰撞,理想与现实的背离,造就了他那独有的生活姿态和创作姿态。

纳兰词多姿多彩的意象世界,是其内心性情的外化,是他对生命的悲剧性体认,他将这种悲剧品格与悲剧意识,浸透于人生的悲欢之中,融入凄美的意象之中,在词的意象世界中,他的内心情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艺术呈现,其主题似乎永远是悲观的,充斥着人生的悲剧性,在诸多意象中渗透着个体的悲剧品格与悲剧意识,同时也渗透着一种感伤和悲凉。

用了整整一个白天的时间,顾秋风才完成了整篇论文的一半。

晚上,接近十一点的时候,看到顾秋风在椅子上伸懒腰,李小红脚步轻快地走了过来,道:“写了多少了?写完了让我看看啊。”

“行。”顾秋风微笑着点了点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