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 角力(1 / 1)今晨所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转眼就要到年关了,在外打工的人们也逐渐返乡。如果要把外出务工的人分个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十六七岁就辍学的少男少女们,由于各种因素,初中毕业或者未毕业就不读了,稍微好一点的初中毕业再去职高读几年,然后就外出打工;一类是已经结婚成家,甚至已经带了孩子,在当地又找不到多少钱,迫于家庭和生活压力,不得不外出打工,争取赚更多的钱养家。至于能够读到大学毕业的,基本很少还会选择再回农村,所以他们也就不在外出打工之列。

当然这只是从年龄层次来划分。关于第二类人,很多都是由第一类延伸出来的,那些少男少女在外打工时间长了,自然会结婚成家,然后又成为第二类人的主体。不过,很多年轻女孩子出去打工后,几乎都会嫁到外地去了,运气好的可以摆脱打工的命运,运气不好的,还会继续轮回着打工的命运。

在外辛苦一年,不管混得好还是混得不好,回到村里后,都要给人感觉混得很好。特别是对那些年纪不是很大的男孩子或者男人们来说,面子是很重要的,一些家里的老人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想要炫耀一下。

这家村民会说自己家孩子在外面做生意赚了钱,那家村民会说自己家孩子又给买了什么大件值钱的东西回来。虽然在外务工闯荡,有混得好的,也自然有混得不好的,但大家都不愿意丢了面子。慢慢地,就有了一些攀比的味道。

一些真正找到钱的人,首先就会回来把自家的房子盖得又大又气派,修得好的,还会整个小院子,弄点假山之类的。其他人也会想方设法翻修自家的房子,不愿输了这个面子。

在集中返乡的这段时间里,村里的小卖部是最热闹的。除了来买东西的人增多之外,还有就是来这里打牌的人变多了。平时一般都是村里一些年岁大点的人在这里打点小牌,消磨时光。

年关时,就是返乡回来那些年轻人聚在这里,拿着一年辛苦挣来的钱在这里和运气较劲,有的人一晚赢了几千上万,有的人一晚就输掉大半年的辛苦钱。赢了的人家其乐融融,输了的人家可能就是争吵到这个年都没法过。更有极个别的人,输红了眼,一年辛苦钱输了还要再去借,拿着去翻本,不过赢回来的概率是很小的。

村里还有一部分在外混社会的人,他们对面子也是极其看重的。前些年,还曾发生过一个极端的事情。有一户村民的儿子,在浙江那边打工回来,为了有点面子专门租了一个宝马车开回村里,从村里驶过就像一阵风一样,有一种藐视一切的感觉,说话也很大气,完全活得像个有钱人,却不曾想横着走路的人也会摔跟头。

在一次驾车外出途中,自己不仅车速太快,而且还是逆向行驶,直接和对面的来车相撞,酿成一场惨祸,一个人惹出的祸害了两个家庭,他自己倒是撒手人寰,对方也是重伤,留下的问题让本就条件不好的家庭再来承担。

柳、何两家在冬水村是大姓,加起来差不多占了全村的80%,柳姓略多。大家平时难免会说,柳家的谁、谁、谁又怎么样了?何家的谁、谁、谁又怎么样了?从村上走出去的人中,从政的不多,柳家有两个在县里当部门领导,何家有一个在省城,不过全家早已经搬走,很少回来;从商的,就算搞婚庆演艺那几个人做得好,柳、何两家人都有。

在外混好了的人,其实心里是很矛盾的。一方面个人想要获得认同感,就会忍不住想让人看看自己的风光,但这会让旁人觉得你是在显摆。另一方面别人觉得你行的时候,就会有各种有求于你的事情,不管你办得成还是办不成,都会找你说,如果办好了是应该的,办不好那就是没能力,如果拒绝了那就是没情义、瞧不起人、高傲、忘恩。其实,真正有恩情的人找到办事,又有几个人会拒绝呢?

出于这些原因,真正在外面混得可以的人,一般都会比较低调,也不愿意去攀比什么,甚至条件好了以后,连回村上的时候都会很少。这样就可以免于听到那些闲言碎语,也可以无视他们。但人总是有根的,走得再远,落叶也要归根,有些东西逃避也是没有用的,还是要去面对,所以最终还是会不自觉地落入攀比的窠臼。

心雨从小在城里长大,对村里这些情况感到难以理解。她想,每家人过自己的生活,干嘛非要去在意别人的眼光、别人的看法。把个人的幸福指数与别人关联起来,这还是个人的幸福吗?况且个人的幸福只有靠个人自己去争取,别人是不可能帮你做什么的。

不过,郁呈告诉心雨,你要到农村工作,你就得了解农村的一切。他们这些角力、攀比其实是和农村的陈旧文化相关联的。乡村文化的振兴,就需要从这些地方去破题。而要破题,就需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是什么。

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物质生活的攀比以及思想的扭曲,其实是与精神生活匮乏密切相关的。现在物欲的诱惑无处不在,时刻都在冲击着人们的心灵底线。

关于人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之后,就应该脱离物质欲望,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安宁的观念,心雨已经听郁呈说过多次,她十分赞同这样的观点。她也认为,人如果沉溺在无休止的物质欲望中,对推动社会发展是毫无意义的,只会空耗大量社会资源,挤占其他人的生存空间。

心雨没有想到的是,郁呈居然能把这个观点引申到乡村文化振兴中来。她之前想过要如何丰富冬水村人民的精神生活,但一直苦于没有可以着手的地方。郁呈对乡村攀比陋习的分析,直接指出了乡村文化建设的痛点、堵点,以存在的问题为导向和突破口,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然而这些存在已久的陈旧观念,又岂是说改变就能改变的呢?心雨觉得,虽然旧观念短时间内改变不了,但可以持续输入新思想、新观念,让这两种观念在乡村百姓的脑中去角力,或许有转变机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