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商议,只有家中的顶梁柱可以参与,这一次族长却破例让浅浅走进去了。在虎子的引领下,进了祠堂。
一进门,一股檀香扑面而来,不浓,闻着很舒心。
祠堂很空旷,多数是柱子,只有东侧有几间房,门是关着着,三排柱子的前面是密密麻麻的灵牌,一层一层,点着油灯,燃着香。
两排椅子,椅子上全部坐着人,族长一手拄着拐杖,端在正中央,在看到浅浅的时候,表情很不自然。
坐在两排的人大多数都已年老了,不过精神头很好,在看到来的是一个小女孩,一个个感觉被耍了一样,把询问的目光望向中央端坐的族长。
“大侄女,这些都是沿河十三庄的,都能说得上话。”族长介绍完,就开始闭目养神起来。
浅浅轻咳了一声道:“沿河十三庄,一千多户,每家每户出一个人,修河堤,建大坝,一天三顿,每顿三个馒头,没有肉汤,会有专门的人记账,出工的人一天十文钱,欠我的饭钱。”
族长们一听,顿时交头接耳起来。
修河堤建大坝,他们赞成,一天三顿每顿三个馒头也赞成,可是倒欠人钱,这就有点……
“约莫能出四五万亩地,加上流民大约两千多户人家,每家每户可分二十亩地,如果现在来得及的话,还能赶得上栽秧种水稻。”浅浅说完,就要离开。
族长轻咳了一声,睁开眼,站起身来,道:“我苏家庄已经除了钱粮,来救济流民,也出了地来安置,修大坝的事情,我苏姓族人赞成,一家一户多出二十亩地,上好的水田,大家也明白能值多少钱,我在此说一句,如果有人不愿意要的,我苏家庄全要了,按照一天三顿,一顿三个馒头,一天再给十文钱发工钱。”
浅浅一听,族长给力!
一天二十文钱,就把一户人的二十亩地拿到手了,实在太便宜了,就算修一年,不过六七两银子就得了二十亩地。
本来议论纷纷的族长们当即哑口无言。
浅浅看了一眼族长,也说道:“有不要地的,我周家也要,就按照族长说的,并且我额外一个月给一斤盐。诸位长辈,外面现在到处都是流民,说实话,我只要放出风去,有大把大把的人手,不过大家都沾亲带故的,所以才让沿河十三庄的人占了便宜。”
说这话,浅浅有点霸道了,因为从约定成俗来说,这条河分为十三段,每段都是各自村庄的,建好大坝后,出来的土地也应该是各自村庄的。
“范家庄出人,出工,每户要二十亩地,剩下的抵做工钱,这样可行?”范家庄的族长站起来商量道。
浅浅没有想到这一步,她犹豫了。
“曹家庄也是如此。”
“孟家庄同意。”
“钱家庄同意。”
“朱家庄同意。”
……
大家都只同意这个方案,按道理最少能出来四万亩地,有可能出五万亩地,其实根本没有赚头的。
“之前制酒的工艺,我也就不追究了,出来多少亩地,平均分了之后,每家每户扣下一亩地归我所有,还有一个条件。”
“你说。”范族长激动不已。
只出了人工,白吃白拿,这样的事情谁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