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七章 各方反应(1 / 2)大西瓜还无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许多从晶晶那里回来,已经是第二天下午了。

...

刚到公司,王思雨就兴冲冲的跑到自己办公室,跟自己诉苦。

现在,她终于感受到了,什么叫舆论带来的狂潮。

因为,她走在路上,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出。

这其中,又以年轻人居多...

哇,快看,那个人好像是王思雨。

随着这几天时间的持续发酵,美女总经理、亿万富翁、白富美等关键词,都跟王思雨挂上了钩。

网络营销部很给力,王思雨的各种照片,也被几大论坛置顶,这几天已经进行了三波宣传,而且一波比一波猛。

特别是第三波,网络营销部的罗建,动用了所有水军造势,让王思雨的照片,成功的挂在了几大门户的新闻头条上。

加上各大报纸,杂志的相继报道。

王思雨可谓是享受到了,国民级的待遇。

后世有个词叫“全渠道”,目前王思雨享受的,应该就是全渠道推广吧。

随着王思雨的爆红,给海青带来了销量激增。

报道当晚,销量就增加了一千多单。

第二天,宣传攻势的加大,销量直接翻了一倍。

第三天,也就是昨天,销量更是增加到了日均四万单左右。

一天卖四万单啊,这是什么概念?

如果用金钱来形容,那可比抢银行来的快多了,因为许多一天就赚800万。

一个银行抢200万,一天抢4个银行,才能赶上他的挣钱速度。

王思雨不得不佩服许多的高瞻远瞩,早早的给3536厂下了大量订单。

而仓库,也是早早的就被堆满。

即使这样,许多他们的备货数依然不够,看着每天都以惊人速度下降的库存,王思雨也很急,每天几个电话打给厂长郭志忠,催他们加快生产速度。

3637厂是个万人大厂,自然不差人。

他们差的是生产设备,刚采购的6条生产线,已经全部投入到了生产中。

但看这样子,依然有些不够。

厂长郭志忠,也是个果决之人,又订购了10条生产线。

如果算上之前老的,所有生产线一起生产,一天的产量可以突破到8万。

要是许多他们需要,郭志忠还可以继续采购生产线,反正3637厂人多,若是所有人都同时开工,一天的产量估计会突破至20万。

作为一家七八十年代建立的,西南地区数一数二的国营服装厂,这才是他们的底蕴。

没办法,就是人多,地方大,而且人人都是熟练工。

生产线拉回来,几天就能投产。

这也是郭志忠的底气所在!

手中有人,心中不慌。

现在的3637厂,已经彻底跟许多他们的海青绑到了一起。

现在整个厂子,基本都在为海青服务。

而且,经央妈的报道后,他们觉得为海青服务,是一种荣耀。

他们认为,是海青把他们从濒临倒闭的边缘,一手拉了回来。

是海青这家公司,给了他们希望..

人心都是肉长的,特别是3637厂的工人,更是懂得感恩。

表现出来的就是,只要看到海青的人,3637厂的员工都会主动上去帮忙。

平时在一起聊天,海青的人也会不知不觉,成为人群的中心。

有了3637厂和其他公司的强烈对比,作为海青的人,不管是薪资,还是社会地位,都要比其他人高一些。

别小看这些许的差别,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看见其他人都不如自己,海青的人,自然而然就有了优越感。

长此以往,他们会习惯这种优越感,随之逐渐演变成一种独特的文化,慢慢就形成了企业文化。

许多也不知道这种情况是好,还是坏。

海青现在跟3637厂的关系,就像华国跟巴铁的关系。

3637厂就差把对海清的态度,写进制度里了。

...

看着王思雨一脸苦恼,许多不由乐了~

“你都成大明星了,别人求都求不来,你还郁闷个啥?”许多出声安慰道。

“老板,你不知道,今天上午又来了一大波记者。”王思雨苦着脸说道:“很多媒体都提出专访要求,我都快拒绝不过来了。”

许多看着王思雨,说:“其实,你接受几家卫视的专访也不错。”

“但你也要提出自己的要求,服装必须穿咱们海青自己的。”

王思雨点点头道:“就算你不说,我也知道!我这不是在等央妈嘛...”王思雨,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