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橡树旅馆的来客(1 / 2)一一十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南美大陆是星球上六块大陆之一,夹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面积约为1797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2%。

这块大陆的形状有点像一根烤羊腿,又有点像一把匣子枪,上大下小,左部突出。

如果把整块大陆看成一把枪口朝下,枪柄朝左的匣子枪,那么,圣洛伦丹就正好处在扳机的位置。

圣洛伦丹国土的形状也正像一个扳机,内陆面积大,出海口小,呈一个不规则的梯形往太平洋逐渐缩减,国土面积113.5万平方公里,陆地边界3660公里,海岸线仅有830公里。

面积跟龙国各省相比能排到第四,海岸线只能排到第八,人口却十分凄惨地要排到第29——圣洛伦丹全国一共1126.3万人——只有魔都的一半。

她的历史能追溯到一千多年前,那个时候这里是印加帝国的一部分。

16世纪的时候,西方人占领了这片土地作为他们的殖民地。

19世纪中叶,圣洛伦丹独立,实行总统共和制。

这个国家从独立开始,似乎就一直处在动乱中。

对外,几乎同每个邻国都发生过战争。并且,一次次战败,一次次失去领土——独立初期,圣洛伦丹曾拥有2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如今只剩下一半。

进入新千年以来,还没有爆发过正式战争,但是因为水资源使用问题、移民问题、历史遗留问题等,跟邻居的小冲突、小摩擦不断。

对内,建国160余年间,发生过180多次政变,更换了近70名总统,6位总统被暗杀。

圣洛伦丹是多民族国家,主要有土著民族,包括各族群印第安人约占55%,白人和黑人移民约占15%,移民和土著的混血后代约占30%。

族群之间的矛盾由历史积淀、受利益左右,基本上处在无法调和的状态。

尽管资源丰富,但是近50年来,圣洛伦丹的经济几乎没有增长,64%的民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中37%处于赤贫状态。

这种贫困程度,全球罕见,即便在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南美大陆,圣洛伦丹也是最穷的国家之一。

仅占全国人口6%的庄园主、矿主、船东、地主、农牧场主,他们拥有圣洛伦丹97%的土地和82%的财富。

贫富两极分化在圣洛伦丹得到最充分的体现,阶层之间的矛盾基本上也无从调和。

用某国际组织官员的话来说,圣洛伦丹患有典型的“拉美病”——在没有建立起良好市场体系前,被灌输了必须以高度工业化和自由市场为基础的欧美式民主,而经济基础又不匹配上层建筑。

总之,圣洛伦丹是个神奇的国家。

她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美丽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人文历史,却始终处在一种混乱之中。

坐落在南纬约9°-22°的纯热带地区,然而大部分国土却在海拔3000米的高原上。

法定首都克雷苏,实际首都却在巴斯拉,第一大经济城市圣斯克鲁又经常闹独立,1000万人口竟然设立了37个官方语言——当然,西语还是最通用的。

虽然是宗教国家,人民却热爱喝酒、狂欢、游行,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是国家一切效率低下,只能白白浪费美和资源。

像一个野蛮生长的国家。

比如他们有个叫多西波的矿业城市,五百年前富得白银铺街,大量出口的白银太多了,完全吓傻了当时地球那一头的龙国,朝廷立即暂停了对外贸易——圣洛伦丹的白银居然成了当时龙国闭关锁国的一大诱因。

比如龙国游客去燕都圣洛伦丹使馆办签证的时候,签证官发不发签证完全是看心情,今天心情不好就让你下周再来。

比如想陆路过关圣洛伦丹,不管是不是手续合格,塞点钱总是能搞定的。

但圣洛伦丹是真的美。

满湖火烈鸟,漫山遍野的羊驼,像天空中的镜子那样的尼乌尤盐湖,各种美景目不暇接,美得不要不要的。

除了自然景观,圣洛伦丹的城市本身也是风景。

她的城市基本上复制了两百年前欧洲的风格,每个城市都有一个中心广场,周围就是教堂、政府机关、商业区、博物馆等。

如果你不知道那个城市有什么,那么就打车去他们的中心广场吧,周围一圈足够游览了。

不过随着城市的扩张,小镇样式明显不能满足城市化的过程,延伸修建的建筑自然也不能和当时的工艺媲美,出现了类似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红砖厂房那样的建筑群,还有类似龙国小县城的各色建筑。

由于大部分是山地,圣洛伦丹的铁路交通不发达,主要依靠公路和飞机。

各城市间公路运输发达,但因为路况、设施等原因,速度非常低下,也因此非常盛行一种“卧铺车”——并非真的卧铺,而是可以放倒的躺椅,车上还有卫生间。

圣洛伦丹的航空业非常发达,山区运送不便,因此短距离航空就很有必要了,机票普遍不贵,航班也很方便——全国共有857个机场,大型机场有46个。

来这里旅游的人通常有两种路线可选择。

一种直接飞到巴斯拉——海拔3600米,往海边走,另一种飞科皮亚,往内陆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