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哥啥时候搞了一头卷毛啦?”沈雨虹回怼到。
“就有,是吧哥。”
大家看着易千帆,他无奈地回答道:“是有,在拍杂志和演唱会的时候。”
“你看,我说有吧。”
“你哥那是营业时候的打扮,你可见过他私下也这么打扮?”
“正因为我哥能营业,我不能营业。所以私下里才要打扮一下嘛。这都不让,我也太难了。”
“你要有你哥长得好看,我也就允了。”
“还来人生攻击,这家我没法儿待了。”
大家看着两母子斗嘴,不亦乐乎。
“怎样?又要离家出走?这次你要再敢仍一封信就走。回来断绝所有粮食供应。”
“小敌,听你姨母说,你这次自个儿跑去西藏啦?”易爸爸问到。
“是呢,川西那边也去了。穷游,最后身无分文,多亏表哥接济我。”
“我咋不知道,千帆,你给了他多少钱?”沈雨虹问到。
“小姨,不多。”
“哼,吴敌,你能耐啊,多事之秋,还打扰你哥。”
“我是慰问表哥的时候,顺便借的,以后挣钱了会还上的。再说了,多大点事,我相信我哥:君子坦荡荡,扶摇直上不是什么问题。”
“夸我钱还是要还的。”千帆慢条斯理的说着。
“呵呵呵,哥,你也忒不地道了,找了女朋友也不跟我说。”
“你也没问呀。”
“我……我哪曾想你也会想要找女朋友。”
“你干脆说我不食人间烟火好了。”
“嘿嘿,哥变得活泼了不少。看来都是乔姐的功劳。”
“嗯,小敌说的对。你们要多向小乔学习,心态好,做什么事都好像从容不迫似的。”易奶奶满脸笑意的说到。
“奶奶您这一顿当面夸奖,让人挺不好意思的。”李乔终于开口说话到。
“哈哈,我可不像你们爷爷,只会背后叨唠:小乔这孩子呀,不错,沉稳大气,动静皆宜。”易奶奶学着老爷子的口气调皮的说到。
“爷爷都没有这么夸奖过我。”易千帆笑笑。
“也没有这么夸过我。”易千舟起哄到。
“我好像也没有。”易爸爸接力到。
“我就更不可能有了。”吴敌也跟着热闹。
“哈哈,你们几个少起哄。我夸你们的忘了可以,骂你们的得牢牢记住。你们奶奶说得对,见贤思齐焉。”易爷爷一句话总结到。
“易老说得太好了,以后我们家吴敌放养到京城我也可以放心了。”沈雨虹接话到。
“小敌以后是打算住校,还是住我们这里啊?”
脱离了老妈的苦海,又要陷入姨母的牢笼,吴敌赶忙回答道,“姨母,这离学校挺远的,我还是住校吧。”
“那每个周末过来,姨母做好吃的给你。”
“周末我得上一些兴趣班,搞一些社团之类。不用每周都来吧。”
“你打算上什么兴趣班?”沈雨虹问儿子。
“跆拳道得续上。乐器班得报上吧,行走江湖不得具备一些才艺呀。”
“报乐器班?可拉到吧,初中时给你买的吉他放旮旯角,都已经生锈了。关键吧,你还五音不全,这事儿强求不来。”
吴敌被自己亲妈揶得捶胸顿足地的,把大家逗得乐不可支。
“小姨,唱歌跑调,还是可以学习乐器的。这里就有现成的参考。”千易帆说着看了看李乔。
“乔姐?”吴敌发问到。
“我算不得五音不全,只是唱歌难听了点。”李乔瞪了一眼易千帆。
“乔姐你学的什么乐器?”
“古琴。”
“哇,有点厉害哟。是不是那种范儿,琴弦一挥,砰,杀敌无数。”
“哈,我当时学古琴的时候也这么想过,可惜并没有。你要是学古琴估计可以做到。”
“我也觉得,小敌可以。”易千帆不厚道的接话到。
“敌哥,你绝对可以。”易千舟领悟过来也附和到。
吴敌懵了一下才领悟到他们是在调侃自己弹得难听,杀人以无形,“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乔姐。我今天遭受了一轮一轮的暴击呀。”
“你有特别感兴趣的乐器么?”李乔略带微笑的问到。
“好像没有。”
“行家,推荐下。”李乔看着易千帆。
“学打击乐器可能比较好上手。”
“那就架子鼓,挺酷的。诶,我感觉以后我们可以组一个家庭乐队。中国风的那种。怎么样?”吴敌兴奋不已。
“心倒是大,还没开始学呢。人家千帆千舟谁不是练好几年的了。你能拿出你打篮球,练滑板那个劲儿呀。估计早就学会吉他了。”沈雨虹不忘打击他。
“有句话叫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呀。乔姐,你当初学古琴是因为喜欢?”吴敌虚心求教到。
“还真不是。”
“他弹古琴,我第一次见也很意外,但现在看来好像又很符合她的气质,有种侠骨柔肠的感觉。”易千帆插话到。
“有一些东西,刚开始没有喜欢不喜欢。可能只是因为某一个原因去接触她。发现并不讨厌后,会想要开始一点点探索。然后新鲜期过了,要么束之高阁,要么死磕到底。挺过这个枯燥期,你就会步入一个新台阶。再之后你和她建立起一种亲密关系,最后到相互成就。”李乔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分享了自己的心得。
“哇,分析的好精准。那么乔姐枯燥期你是怎么挺过来的?”
“当时就咬牙切齿对着琴说,我就不信降不服你。现在说起来有点二。”
“哈哈,这样也行。”
“或者你早点给乐器取一个名字,把这种亲密连接先打通呢?”易千舟在一旁支招到。
“你的吉他叫啥?”
“剑客。取自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吴敌向弟弟竖了竖大拇指。
“乔姐,你的呢?”
“抱朴。”
“抱普?”
“朴素的朴。保持本有的纯真,不为外物所惑之意。”
“听起来很高深啊。”
“小乔说的抱朴来自《道德经》,‘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现在少有年轻人读《道德经》呀。”易爸爸接过话感叹到。
“我曾经也是少不更事,心境浮躁,急功近利。学古习琴对内心的修养却有裨益。”
“乔姐,你太牛了吧。比我的境界不知道高了好几重。”
“这么说,米饭也比你多吃了好几十斤。其实没有那么高深,路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肉是一口一口吃出来的。”李乔打趣到。
后来吴敌在练习架子鼓无数次想放弃时,回想起今天的聊天,都会成功把他从放弃的边缘拉回来。如此来来回回拉锯,直到某一天他欣喜的发现自己竟然可以做到在鼓中挥洒自如,恣意释放。他给自己的架子鼓取名无敌,寓意自己战胜自己。这些都是后话了。
眼前最让人依依不舍的是易千帆离出国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这段时间尽管有很多人陪伴着他,但未来的路还是得他一个人去走。
易千帆走之前去了李乔家里两次,认识了未来姐夫石磊。用餐时,刚好提起了石磊第一次上门的时候贯彻家规的囧事。谢心田自然不会放过易千帆,明星光环也罩不住。谢心田气哼哼地感叹道:“李乔太狡诈了,当时定家规的时候,故意避开了做饭和俯卧撑。”“那你加的两条也不容易呀。”
“所以今天一并展示了吧啊。”听到谢心田喊话后,李乔心虚的擦了擦汗。
易千帆心里升起一股不详的预感。
谢心田幸灾乐祸地向他解释道:“第一哄我母亲开心;第二唱歌跳舞讲冷笑话。”
易千帆一脸不可置信的望向李乔,满眼的求生欲在李乔扶额的时候破灭了。
遇到了一个会挖坑的女朋友,自己也只能跳了。
易千帆清了清嗓子说道:“我给大家讲个冷笑话吧。一个糖,在北极走著走著,觉得他好冷——于是就变成了冰糖。”
“果然是够冷。”谢心田说到
易千帆再接再厉,“一只猪走啊走啊走到了英国,变成了什么?”
……
李乔快速接住他的梗,“哦,我知道,变成了pig。”
“一只羊在吃草,狼从它身边走过却没吃它是为什么?”
……
谢妈妈试探性回答道:“不会是因为他眼瞎吧?”
“嗯,阿姨答对了。”
这下子成功把谢妈妈逗乐了,也算是一箭双雕。
饭后,易千帆借了谢心田的吉他,现场弹唱了一段《我们的故事》。这首他第一次写给李乔的歌,李乔也很久没听了,第一次听的时候是心跳加浪漫。现在再听他演绎,更多的是彼此在时光沉淀以后的心心相印。
谢妈妈和谢心田听着易千帆娓娓道来的清唱和吉他声,不知不觉竟红了眼眶。
尽管两人以后还会有千山万水要跋涉,但当下的宁静美好,真实而动人,足够给予大家支持他们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