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节 遗腹子牛大六(2 / 2)山水别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要是没有期待,就不会失望。所以牛大六备尝“寄人篱下”的痛苦,还开朗豁达得像个傻子。

牛大六十来岁的时候,旱了一场,饥荒来了。说起来,牛家庄这片还算好的,上头有个水库,虽说也没剩多少水了,但是多多少少比别处强些。哪怕是野草野菜,总会能找到点什么吃的,牛大六作为最大的孩子,当然天天带着弟弟妹妹们到处觅食。他最大,又最憨厚,什么都让着弟弟妹妹们,自己已很长时间没吃顿饱的了,渐渐瘦脱了形,骨头顶着皮翘得老高。

有一天,村里来了个走街串巷卖馒头的老大爷,一根扁担,一边挑着一个竹篓。搁以往,馒头都是开店或者摆摊卖的,哪有挑着到处走的呢?老大爷一路吆喝,逢人讨碗水喝,就坐在牛大六继父家门口的大树下,把自己的身世哭了一遍。

他老夫妻俩原本有两个儿子,都是龙马精神,长得又好。地里种着麦子,家里开着馒头店,生活也算富足。他们那里受灾严重,别提粮食蔬菜,就连地里干枯了的野草都叫人吃光了。地里旱成棋盘子,仓库空得连老鼠都成了干尸,馒头店自然大门紧闭。

好在老太婆是有远见的,早早就叫两个儿子挖了地窖藏了点粮食,雪白雪白的几袋子面粉,那就是活下去的力量啊。他们不敢显山露水,做饭时小心翼翼,生怕漏出去了香味儿。

搁饿慌了的地方,蒸馒头的香味那就是兴奋剂也比不上啊!

他们也不知道饥荒要持续多久,不知道天什么时候能下点雨,不知道还能不能活下去。他们存了一袋小麦,那是希望。在被迫缩在家里的日子,他们总要把那一小袋麦种子拿出来,看一看,闻一闻,就感觉还能撑一撑。

吃的方面除了馒头以外,什么也没有。就是馒头,也不敢多吃,面粉吃一点少一点啦。

他们到底露了馅。大家都瘦脱了形,一个个关节翘起皮肤——只有他一家,还能看。

他们到底做错了什么呢?没偷没抢,吃自己家的存粮。不知道怎么就犯了众怒,一群宛如行尸走肉般的乡里乡亲闯进他们家就抢,还顺带着,打死了他的老婆子和两个不到二十岁的儿子。

老大爷说着,用皱纹密布的手背擦起了眼角。擦完抬手掀开头上的帽子,露出一道触目惊心的痂来。

等醒过来时,母子仨的身体已经凉透了,屋里什么有用的东西都不剩了,连锅碗都成了碎片。那袋他们视作希望的麦种子,自然一点存在过的痕迹也没了。老大爷嚎啕大哭,晕死过去,醒来又接着哭。没有谁哪怕来看他一眼,可能在屏气凝神等着他咽气吧。

他恨自己不死,要拿他的命换下哪怕一个儿子,却不能如愿。

眼下,他只想安葬他们。他踉踉跄跄在屋子里摸了一圈,家已不再是家——连个完整的草席子都没了,更不要提什么棺木了。

他趁黑摸去地窖,可笑的是,那群强盗没找到,面粉还有小半袋,仍然在原地。他有这样想过,用这半袋面粉,做成馒头,掺上老鼠药,把这群凶手都毒死。可是,老鼠药拿在手里了,他撒不下去。做了大半辈子的馒头,临到头却要用馒头谋杀,他们不仁,他做不到不义。

他换了想法,要把馒头好好地做出来,拿去卖了,至少换个草席回来,裹着那娘儿仨。说不定老太婆在天有灵,能叫他找到种子,家里的地还在,天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下雨了呢?

但他不愿叫凶手们吃他的馒头,也知道他们也许会打死他而不给他一个子儿。所以他连夜溜出了村子,一路叫卖而来。

这是他的故事,围着的村民们都红着眼沉默着。一个瞎了眼常年枯坐在树下、眼下也只剩半口气了的老者打破了沉默。

他喊牛大六的娘,说你家孩子多,反正也快饿死了,不如给他一个吧——是那种只有资格够老才敢说的话。

这事儿就这么成了,选了牛大六,因为至少乍看之下是推进虎穴。后爹不舍得自己亲身的孩子,而少一个牛大六也能少一张嘴。最大的弟弟已经和牛大六一般高了,身子骨也壮实些,能顶了牛大六干的那些活——这家里没有他的地方了。

牛大六的后爹把他推出来,站在老大爷跟前,他就怯生生地叫了声“爹”。老大爷一高兴,从筐里摸出来一个馒头就给了他。抬眼看看后面那一串大大小小的孩子,全都瞪大眼睛眼巴巴地盯着,过意不去只好一人给一个。可是还没发够,馒头没了。最小的弟弟还没拿到,眼瞅着就要哭出来了。牛大六赶紧把自己手里那个掰了一半递过去。再一瞥旁边的妈妈,似乎也咽了一下口水,所以又掰下剩下的一半,硬塞给了妈妈。剩下那四分之一,攥在手心里,攥出了汗,最后还是塞进了口袋里。

说起来,牛大六就是被他后爹和妈妈为了几个馒头“卖”了。不过他命好,老天也不忍心。靠那四分之一个馒头撑着他跟着老大爷颤颤巍巍走到村口的时候,一场雨来得猝不及防,爷儿俩高高兴兴地被浇了个浑身湿透。没过几天,牛大六早上起床开门,却发现门边放着一小半袋麦种子。那黑影跑得太快,他没追上,拿给爹,爹摩挲着口袋老泪横流,并没有说什么。

往后就慢慢好起来了,牛大六继承了这个家,店铺、农田、房子,还有爹祖传的蒸包子捏包子的手艺。他像他娘一样勤快,舍得出力气,是把干活儿的好手。

后来发展得很快,战火平息了,又历经土地重新规划、乔迁,馒头店和其它许多店一起被集中到了城里的一个新建的大菜市场里,挂上了“老字号包记包点”的招牌,“包”是爹的姓氏。没过几年,爹作了古,和他的老太婆、两个儿子团圆去了。牛大六找回了继父的家,继父已经去世了,抱着早已老泪横流的妈妈哭成了一团,也算是了了一桩心愿。

这就是在遇到马晓芸之前,独自经营着包点店的牛大六的过往。值得一提的是,牛大六这个名字,还是他未出生时亲身父亲给取的,继父和养父,倒是都没想过争夺他的冠名权。

这也是为什么牛大六明明姓牛,经营的面点店却叫“包记面点”的原因。牛大六当然也从来没有想过要改变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