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是周六,大黄送圆圆去学校,顺便就去了她班主任那儿打听情况。还好班主任有点儿文学修养,多多少少认出那些“小情话”其实是外国的诗。但问题也没完全解决,谁写的呢?要是圆圆不开口,还真不好查出来。
辗转之下又找到了语文老师,本来没抱多大希望,却意外地搞清楚了原委。原来那书签,是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让同学们把最喜欢的句子写下来相互分享。写书签的同学也锁定了,根本不是花姐以为的那个男同学。
既然是这样,多多少少减轻了早恋的嫌疑。但是,圆圆为什么拒绝自证清白?又是为什么要收着那个书签呢?不明白的问题还很多,不过,大黄也没有心力再深究了,给花姐回了个“虚惊一场”就想回归正常了。当然,得盘算着周末带圆圆去吃点好吃的,安抚一下。一家三口去哪儿玩儿一下,缓解一下紧张的关系。要是能够,支开花姐,只带着圆圆出去逛一逛就更好了。
除此之外,他还想,我往后得尽量多地进城来了。他想起之前有个客户说想让涂大师在他的礼品店里开设一个专柜,而涂大师并没有接受,那位客户的礼品店就在这冬瓜城了。大黄想,我是不是该试着说服师傅,这样我就能把工作重心往冬瓜城移动了。大黄又想,这样就离师傅远了,可是我的妻子孩子在这里啊,我得努力靠近她们,就顾不上师傅了。
血缘关系天然产生亲密感的原理在于相似性,可是,对于圆圆来说,妈妈和她是如此不同的存在。因为这日常的数不清的摩擦,就连本可以从相处中获得的亲密感,在这对母女之间也到底没能生长起来。
从孩子身上最容易看出来,他们最喜欢的永远是最愿意花时间、精力陪伴他们的长辈或同辈。只要能选择,他们愿意永远待在对他们好、对他们有耐心的、有亲和力的长辈身边。可惜,人和其他动物自然而然就会由年幼步入年长,但却并不自然而然获得与之对应的亲和力。
诚然,处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害怕孤单。我们的内心需要安全感,需要知道有谁和我们一起,站在我们身边。而在寻找伙伴的过程中,家庭成员由于与我们更“相似”且“出镜率”更高的缘故,很容易被吸纳到我们的团体中来。但是,这种吸纳也不是必然的。
世界上有许多人,在成年之后回忆自己的童年时代,却无法否定这样的可能性,那就是——他们的父母给予他们的爱护,未必比隔壁慈眉善目的奶奶多。当然,这是不公正的。因为遗传、性格、身体状况、原生家庭、过往经历等种种原因,世界上有的人就是有亲和力,能表现出他们的关心和爱,而另一些人就是做不到和蔼可亲,时时刻刻不论对谁都是一脸不爽的样子。前者,比起后者,自然更容易成为小孩子心目中的好家长——这是不公正的。但是,谁能要求这世界上的一切都公正呢?
在圆圆的内心里,她不止一次地希望过家里没有妈妈。但是,这种想法通常只能持续一瞬间,等她的理智重新接管,就会马上试图把这种想法否定掉并掩盖起来。身为女儿,怎么可以希望妈妈不存在呢?这是何等大逆不道的想法啊!
当圆圆为换爸爸来陪读抗争时,她脑海里大逆不道的想法达到了巅峰,形成了一团旗帜鲜明的雾气裹挟住了她所有的意识。她采取的是“非暴力不合作”的方法,她是在一位伟人的传记里读到这个词的。简而言之,她不吃饭了。
她不抵触做一切应该她做的事情,闹钟响了她就起床,开始一天的学习。但是她把早餐原封未动地留在了桌上,午饭时间她准时坐到了桌前,可是连筷子都没有碰。她对花姐的喋喋不休充耳不闻,更不要说回答什么了。她什么也不说,她知道她妈妈知道她要什么。还有比这更明显的吗?她要爸爸!
花姐的一切言语和举动都宛如拳头打在水上,圆圆就是这水面。第二天,花姐怂了,圆圆已经一整天粒米未入了。花姐打了电话,还是只能叫大黄来救场。
要么就住校,要么就换爸爸来——圆圆这样对大黄说,言下之意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跟妈妈单独共处一室了。花姐气得咬牙切齿,摩拳擦掌,被大黄拦着,然后又坐在角落里哼哼唧唧地抹眼泪。
没过多久,花姐带着她的锅碗瓢盆回了家,原本放她餐车的地方摆上了大黄新买的小号工作台,而冬瓜城某家礼品店的橱窗里也摆上了涂大师和大黄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