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5章 同是忽悠,一套两路(2 / 2)妖僧普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西北:奥西耶克-马尔堡,连接格拉茨和维也纳,1841年年底前通车;

西偏北:斯拉洛尼福(斯拉沃尼亚布罗德)萨格勒布,1842年要开始修,两年内通车;

东南:班施塔特(潘切沃)-斯梅代雷沃,是我们1842年要修的铁路,一年内通车;

正东:到贝赫克雷克(兹雷尼亚宁)-雷希察-锡梅里亚,1843年要修的铁路,一年内通车;

东偏北,贝赫克雷克-泰梅什堡-锡梅里亚,1844年开建,一年内通车;

正北再东北:苏博蒂察-塞格德,1845年开建,一年内通车;

正东延长线:锡梅里亚-赫曼施塔特(锡比乌)-喀郎施塔特(布拉索夫),1846年开建,一年内通车。

东偏北延长线:锡梅里亚-卡尔斯堡(阿尔巴尤利亚)-图尔达-克罗森堡(克卢日纳波卡)1846开建,一年内通车;

在图尔达之前,沿着毛列什河,再修建特尔古穆列什-雷京线,1846年开建,一年内通车。

萨格勒布-卢布尔雅那-的里雅斯特,这些都是帝国主干线,我们会和帝国配合。

萨格勒布-卡尔洛维克-阜姆,也是帝国南部重要支线,也会配合帝国的规划,如果规划太晚,我们打算1843年开始修建,两年内通车。

“修这么多铁路?”老军神一脸懵逼。

卡尔马上给他一颗迷幻丹:

“叔祖,要想富,修铁路;要想强,钢铁厂。现在,我们奥地利帝国,在富和强两个方面,都有一点欠缺,所以必须修路。”

又给一颗定心丸:

“而斯梅代雷沃的钢铁厂,轻松覆盖这些铁路需求,而且正东方向的铁路,有铁矿,可以新建钢厂,来覆盖特兰西万尼亚方向的需求,那是我们奥地利帝国的地盘。”

1867年的时候,把奥地利帝国整成奥匈帝国,是情况所迫。但是皇帝把特兰西瓦尼亚,划归匈牙利王国管辖,那可是原来奥地利管辖的。

对大哥弗兰茨·约瑟夫,卡尔也没看懂他的骚操作。估计这次大哥是没机会这么干了,卡尔已经用三条铁路线,把特兰西瓦尼亚死死的钳住。

捏钳子的手是奥地利,是卡尔自己。

“小卡尔,我看你的这些数据,后几年工作量增加,在此之前都差不多?”

“叔祖,一是我们也要摸索,二是我只给你展示南匈的一部分,我们的思路是帝国北部的加利西亚地区,和西部的利沃夫地区,有铁路需求,我们都会去争取。”

卡尔的规划是,在1848年以后,这个团队会开拓黑海和地中海沿岸的市场,甚至土耳其,他们在黑海北岸的地区有铁路需求,卡尔的人也会去竞标。

至于南岸,那是英国和法国的地盘,估计没奥地利什么事了。

卡尔之所以如此,就是算计着,在乌克兰地区,采用标准轨距修建铁路。

至于俄罗斯的基本盘,还是由着他们采用宽轨吧。

说实话,俄罗斯采用宽轨,一般人也阻止不了,除非有人重生俄国当沙皇。

一是他们的傻大粗黑的技术决定,因为傻大粗黑,所以对承重要求就要高,宽轨就应运而生;二是他们自绝于欧洲主流的意识决定。

当然了,根本原因是俄罗斯地广人多,堪比俄罗斯之外的欧洲之和,所以俄罗斯大棕熊也有资格另立一套标准。

“小卡尔,关于机车厂,南匈使我们完全控制,你只有两个厂,而北意,不完全在我们手上,你却要布置5个。这是为什么?”

“叔祖,北意大利多布置几家,首先就是为了吸引不同地区的人才,遏制当地的意大利人势力;还有,我也怕被人一锅端,算是分散分险吧;第三,我也要让他们自己形成竞争。”

卡尔和老军神在停车休息时候,看着萨瓦河,看着两边茂密的森林,聊上了这个话题,卡尔紧接着又说了一句,使得老老军神的脑袋根本停不下来。

“未来,南匈北意,奥地利大公国,波西米亚王国,就可以影响南德意志地区,比如巴登,符腾堡,萨克森,和巴伐利亚等。”

老卡尔发现这小东西,还是有进一步想法,很是欣赏,就捧哏道:

“还有呢?”

“奥地利统一了南德意志的机车标准,就可以裹挟南德意志,统一包括普鲁士奥地利在内,整个德意志地区的机车标准。”

“有了这个标准,就可以再联合尼德兰,奥属尼德兰(比利时),还有丹麦瑞典,以及老朽的西班牙等,法国的标准就得跟着走了。是不是?”

“叔祖英明!”

卡尔拍了个无伤大雅的马屁。

“接着就是不列颠!”

老军神一副自得的神情,那意思是,小子,你尾巴刚翘起来,我就知道你要拉什么屎。

小卡尔笑笑,没回答他,老卡尔以为自己揣摩对了,其实,完全错误。

接着是不列颠,这不错,但是套路,却和前面几家的完全相反,不是让不列颠跟着走,最好能忽悠不列颠自成体系,从而孤立它。

不过现在不行,至少要过20年,整个欧洲的工业,才能对不列颠形成优势,也不过是量的优势,如果质的优势,估计还要四五十年。

后世就是不列颠自成体系,算半自成体系吧。

长度上:英尺英寸英里;重量上:磅,英吨;容量上:品脱;面积上:英亩,平方英里;试剂量上:量滴;温度上:华氏度。

英国脱欧,有很多因素,但是这个,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这些东西让英国和欧洲其他地方的交流成本增加,效率降低。

美国和英国关系如此密切,除了文化上,语言上,也有这些工业体系上的一致性有关。

当然美国更厉害,两套体系并行。

当然,中国也挺厉害:历法,阴历阳历两套,文字,繁体简体两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