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情激奋,朝堂自是受了影响,哪怕贪官污吏视百姓为贱民的那些人都不得不将他们的所言呈到朝堂之。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楚卿倚在廊下抱着一块大西瓜发出了肺腑之言。
下面几个少男少女听了这话却是皱着眉头苦思起这句话的深意。
楚卿瞧了他们一眼,对于这些还没跟自己多久的人也不抱太深的期望,只道
“今日我们来说如何为百姓做事,如何叫第一个复方富裕起来”
几个少男少女顿时盘膝坐在矮桌前,埋头苦写起来。
在他们后边,还有更多的人,他们年龄不等,身在各行各业,可望着楚卿的眼睛却是火热的。
虽是教授的方式不同,所教授的东西也不同。
可很明显的是,不过是短短两个月时间,他们的眼界就到了另一种层次。
街道,百姓们还在忙碌着建造房屋,北城外却是同样耸立起一座又一座的工厂。
新多出来的人事部每日走访,甚至带着大量的招工传单奔赴比邻边城的一些外地。
越是偏僻的地方越是穷困,若是有好日子过,不会有人不动心。
边城的日子从前多苦,可如今他们却是都有新衣裳穿,都有饱饭吃,你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希望之火在悄然之中熏染了别的地方,本就已经冉冉升起的边城更是在楚卿的帮扶之下矗立了起来。
端午节的时候,宫里又设了宴,人们口中僵持不下的仍然是西梁一事。
帝玉珩不言不语的坐在前面,整个人还是淡漠疏离的样子,黑衣黑发,唯一的亮色便是那面的四爪蟒。
茶盏空了一盏又一盏,却是除了四皇子和太子还有一些人来跟他凑热闹的结果。
如今的逍遥王是不在其封地,可却因为那个寻不到影子的奇人而被人们专注了起来。
可那本该算得仙术的东西却就这般被登在了报纸。
甚至怕人不懂还专门有一些读报人来给那些目不识丁得百姓普及面所写。
什么深耕法可提高生产,什么硝石可制冰,什么水受热就会变成液态,手冷就会变成固态
诸如此类,潜移默化中,科学小知识竟也走进了平民百姓的心里。
藏有私心的朝官们不恨吗?
怎么可能会不恨?恨得不行,却偏偏不敢违逆民意,也只能顺着一些推手让帝玉珩在朝堂里更加寸步难行罢了。
可绝的是这位根本就不在乎那些,皇帝满意了,因为报纸总有他的威名,民心总会归结的嘛。
朝臣们却是恨得咬牙切齿也拿帝玉珩没办法,这位依旧是按时朝按时退朝,从不再什么地方停留。
没了西游记,白将军和逍遥王又成了传说中的人物。
有朝臣们奚落,也有朝臣看见了好。
端午节,伴随着粽香和轻歌曼舞,皇帝终于携着他的后宫女眷入了殿。
山呼声如海浪一般,底下臣子尽皆伏于脚下,皇帝唇角的笑越发深切了
“众卿平身,又是一年端午节,多了许多新面孔,更多的还是旧面孔可咱们百姓的生活却更好了为此,我们该君臣同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