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统一指挥,诸侯们决定推举一位诸侯做盟主。
呼声最高的就是袁绍和袁术。
袁家四世三公,是士族领袖,在袁、杨、荀、陈四大家族中也是领头羊。
况且两人实力也最强。
大家都知道,盟主必定是二人中选其一。
袁绍的呼声更大,王匡、韩馥、张杨、曹操等都支持袁绍。
袁术自然不服,想要和袁绍竞争,可惜只有一个孙坚支持他,明显比不过袁绍。
眼看事情就要结束,占据上风的袁绍已经开始三辞三让表达自己的谦逊。
“绍德薄而才浅,岂能担此重任?还望诸公另选贤明。”
刘辩看着这一幕,心中不爽。
他是不喜欢袁绍的。
若非袁绍劝何进征召董卓进洛阳,又怎么会发生后面的事情,他刘辩又怎么会如此凄惨。
后世对袁绍有很多剖析,一大部分专家认为袁绍是东汉末年最大的阴谋家。
他诱使大将军何进与宦官争斗,使得双方两败俱伤。
为了确保胜利果实,他又劝何进征招袁氏故吏董卓带兵进京。
只可惜他最终玩大了。
董卓吞了胜利果实之后,翻脸不认人,反而压制了袁绍。
废立刘辩、刘协就是两人彻底翻脸的导火索。
董卓在宴席上宣布此事,众人都不敢说话,唯独袁绍强烈反对。
董卓怒拔剑:“天下事在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汝视我之剑不利否?”
袁绍也拔剑对峙:“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
那时的袁绍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是刘辩心中的救星。
刘辩正在等袁绍搭救。
可是几天之后,他得到的消息是袁绍逃了……逃了!
刘辩:“……”
这就是说最牛逼的话,做最怂逼的事情。
之后,东汉彻底进入了倒计时,迎来了最黑暗的时代。
袁绍迎董卓入洛阳,无异于引狼入室,是汉室崩坏的始作俑者。
刘辩能不恨他?
可惜如今袁绍势头正盛,刘辩自己却是个寄人篱下的皇帝,也只能看着他登上盟主之位。
三辞三让之后,袁绍终于接受了盟主的位置。
当上盟主第一件事,袁绍就要安抚自己的兄弟袁术。
可他刚想张口,刘辩已经说道:“袁本初为盟主,袁公路可为副盟主,统领全军粮草,襄助各路诸侯。”
袁术大喜,拜谢道:“臣多谢陛下信重,必不负重托!”
古代打仗,拼的就是粮草,谁家士兵不吃饭就能打仗?
盟军的粮草官有多重要,大家都知道。
即使是盟主也得依赖粮草官。
袁术谢恩之后,挑衅地看了一眼袁绍,眼中都是不服气。
袁绍心里很不舒服。
他原来就是想让袁术当粮草官,以这个人情笼络袁术,让袁术支持自己。
谁知小皇帝抢先说了。
这个人情就归了小皇帝,袁术感激的自然也是小皇帝,反而更加仇视袁绍。
袁绍看了一眼刘辩,发现小皇帝满脸懵懂,似乎不知道自己抢话会有什么影响。
“他应该不是故意的吧。”
袁绍熟悉刘辩,一向觉得刘辩软弱无能,没有主见,所以也就没有多想。
只是想着事后用别的办法笼络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