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章 山海关内战(2 / 2)上前后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正在观望的宁远兵一听,又看到杨坤这小子竟然带着刀!觉得受到了背叛,于是便准备将杨坤这小子当场打死,为总兵大人报仇!当然,巡抚黎玉田肯定也不能放过,竟然贪污了那么多银子,只发了两万两!

副将杨坤一看情形不妙,忙抽出刀,砍伤了身边一名祖家游击将军后,跳下了擂台。

“杀!”事已至此,巡抚黎玉田也没什么好说的了,直接一声令下,然后被亲兵保护着跳下擂台,到后面上马逃脱。

副将杨坤就没那么幸运,有马骑了,只要靠双腿追着巡抚大人一同逃命。

一些宁远兵追了一会,没追上杨坤,便放弃了,继而跑向了北城门。

巡抚麾下三千步兵,在第一时间便抽出柳叶刀,杀了过去。

很快靠近巡抚卫兵的这一边,倒了一片宁远兵。其他士兵见状,也不抵抗,只是仗着人多,四面八方逃去。

这下可苦了正追杀的巡抚卫兵,三千追一万二,兵力本就捉襟见肘。这样一来,就更不容易了!

西罗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乱了起来,这边当兵的都是辽东人,很多士兵也都是本地人。因此一些士兵直接跑回了家中,关上门,拎着菜刀防守了起来。

其他大部分士兵则冲到城门跟前,拼着一条血路打开城门,逃了出去。

西罗城西边是燕山,大概有三千宁远兵跑到了山上,逃脱追杀。

西罗城东边是山海关城,山海关监军童逵行带领三千士兵,挨家挨户搜捕吴家兵的同时。总兵高第也带着两千士兵从西门而出,支援巡抚大人来了!

从西罗城东门出来,前面是一片平地,北边是长城。看似是活路,实则死路一条!

当总兵高第带着两千步兵,与逃出来的宁远兵相遇的后!在杀溃百十人后,很快在一个守备的率先投降下,其余人眼看求生无路,于是也跟着投降了!

高第让士兵将这些降军用绳子绑住,然后清点了一下,大概有两千人左右。

从西罗城南门冲出来约三千人,这些人逃出城门后,发足狂奔,甩脱追兵后发现竟然跑错了方向,往关内而去了。北有长城阻隔,威远城是回不去了,于是一群人一商量,在一名吴家游击将军的统领下,一群人往关内而去,准备投降李自成。

由于巡抚的卫兵主要追杀方向在北门,因为过了北门就是威远城,放其逃脱等同于放虎归山。于是北门的追杀十分惨烈,一路尽是尸体。

刘无时站在关城鼓楼上,放眼望去,见西边杀声一片,尽是四处逃窜的人影。而东罗城则十分平静,于是忙带着副将姚鉴跟三十名通州兵赶往东罗城。

东罗城总督王永吉布置了三千骑兵,原本准备厮杀一场。但见叛军太多,恐漏网之鱼太多,于是待叛军全部进城后,令三千骑兵把守四门,自己只带五百骑兵行至鼓楼。然后连哄带骗到,说吴三桂因为连你贪污军饷被太子殿下入狱了,经供认,这些年大约贪污了一百万两军饷。并承诺,如果这些人愿意归降,就将银子与众将士平分。

宁远官兵们一想,总兵入狱就入狱吧,反正也轮不到自己当。况且什么都不用干还能分到20两银子,于是全都乐呵呵地投降了!

王永吉见大功告成,于是将一万二宁远兵分成三个营,每营派一千骑兵暂且看守,自己则带着卫兵向国师禀报去了。

最终刘无时跟总督王永吉在城外相遇。

“总督大人此举功过千秋,看来兵部尚书一职非总督大人莫属!”刘无时惊喜地夸赞道。

没想到这个王永吉战略战术均一塌糊涂,但嘴皮忽悠人的功夫却练的如火纯青!竟然将数万大军蒙骗其中,事情做得简直滴水不漏。

“国师缪赞矣,铁山愧不敢当。不知关城情况如何?”王永吉谦虚地回了一礼,然后关切地问道。

“关城去的大都是吴祖两家子弟兵,大部分被当场诛杀,只少部分人逃逸,问题不大!”刘无时告诉道。

听到太子殿下无碍,总督王永吉放下心来,继而问道随后应对之策,“国师,适才看到一队溃军往南而去,要不要追赶?”

南边的那股溃军刘无时出来的时候也看到了,两人重新上了马,准备带兵去支援巡抚大人。刘无时边走边告诉道:“丰润、玉田各有两千守军,足矣防守,暂且不管。况且南边是李自成的人马,这些溃军成不了气候的!”

王永吉听后,琢磨了一下,也觉得护送太子殿下南下监国才是当前最紧要的。

西罗城内,逃脱的人最多,两千巡抚卫兵追着四千宁远兵砍了一路,最终只斩杀不到500人。主要精力都放在跑路上了,举刀的自然没有逃命的跑得快!

关城出城追杀吴家兵的是,总督麾下辽东副将李思辽,是早年辽东总兵李成梁的孙子,总兵李如楠的儿子。

李思辽一家老小皆被建奴所害,八个叔叔也都亡于辽东战场。因此骨子里对建奴恨之入骨!在得知祖大寿竟然诈死降清了,他的外甥吴三桂也准备降清时,恨不得将吴家祖家余孽赶尽杀绝。

副将李思辽一马当先,一直杀到了威远城护城河前,这才收马,看着两百多余孽进城。

就在副将李思辽准备收兵时回关城时,忽看到西罗城涌出大量的宁远兵来。于是二话不说,掉头便杀去。

从西罗城北门城门冲出来的宁远兵正要庆祝,忽看到前方大量骑兵冲至,顿时绝望了。面对前有骑兵,后有步兵的局面,四千余人无奈地投降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