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5章银行的生意(2 / 2)唐晓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快去!”

曹于汴这自然是要配合皇帝。

除了曹于汴让人送钱去大明皇家票号以外,也有其他官员很配合。

难道那些官员很好看皇帝的这个商业模式?

扯淡!

他们这纯粹是投相当于自己花点钱在皇帝面前博个眼球。

您看陛下,臣是绝对支持您的。

至于这钱,他们是没打算收回来的。

和曹言良一样的想法,这给皇帝送过去的钱,以后还能要?

于是这一大清早,除了小老百姓在周围围观看热闹,在兑银票去乾元堂买东西,还有一些银子被一箱箱运到过来。

当然是运到皇宫里保存,不能放在这里,太不安全。

但是每一个在这里存钱的,都得到了一张官方的存折,以后凭着这仗官方存折可以来取。

不过上面也标记了时间,存款一年,利息1。

周围围观的人又热议起来。

“还真有人相信。”

“真有人在这里存了银子?”

“这倒是稀奇事了。”

“……”

此时,崇祯自然也乔装打扮了一下,在附近待着。

他只看到有许多人去兑换银票,倒是没多少人去存。

这也能理解,他也不着急。

先让银票流通起来。

信心都是一步步建立的。

民众不知道那1的利息皇家票号是从哪里赚来的,以为钱存进去不会给,甚至取不出来了。

那么那1的利息皇家票号到底从哪里弄来呢?

难道张晨要做亏本买卖?

要知道,如果民众一年在皇家票号存500万两,一年支付出去的利息是5万两,这颗不少啊!

具体来源,其实现在就有来源了。

一、北京制造局接下来不是要扩张么?找皇家票号贷款,贷款利率为10。

也就是说,北京制造局的钱,不从国里拨发,而是从票号里借。

一年之后,假入赚了100万,10万两要拿出来换息。

这就对北京制造局的要求很高了,要定年目标,要完成年目标。

这个贷款利率相对后世而言已经不低了。

不过现在对张晨来说,是左右和右的游戏,是为了用制造局一边拉动产业,一边扶持票号。

二、老百姓买田分期,可以找票号贷款,将个人的户口信息记录在案,若是无法正常偿还,没收田产,再次售卖。

农民的贷款利息可以定低一些,即可。

例如一个农民贷款5两银子,即5000,买5亩田,分十年,一共要还6500,每年还650。

五亩田,每亩一年收成石,一共15石,一天一家吃斤粮食,一年吃1100斤,约9石左右,剩余的可以卖了,卖个两银子没有问题。

每年偿还500,压力不大。

即便算上意外情况,每年卖个1两银子的价格,也能换上650。

至于在顺天府普及推行了银票后,粮食交易就方便许多了,这也有利于农民卖粮食。

如果民间商人抬价,朝廷可以出一部分钱来采购。

这些方法都是有的,只要这个商业模式算得通,各方不亏本。

如此一来,北京制造局也赚钱,农民也有田种。

皇家票号不仅仅赚了利息差,老百姓也得了利息钱,更多人愿意把钱存进来。

一旦皇家票号有了钱,还可以专门成立一个投资部门。

当然,这是后话了,投资这种东西,至少得商业时代来临,不然产业结构没有,消费市场也没有,投进去钱就是打水漂。

最后老百姓要取钱没钱取,只能印钱,那样就会产生恶性通货膨胀,银票玩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